谢真老脸一红:“……那个……既然你已经知道了,此事确实是我向陛下建议,由范侯接待南楚使团……”
“不是……停 !”范离听明白了,合着自己莫名奇妙成了接待使竟是这老狐狸在背后捣鼓出来的,一不小心歪打正着,让自己给诈出来了,今天真是来对了!
范离得理不让人,称呼也改了:“不是老谢,你是看我太闲了么?我是招你了,还是惹你了?”
范离又开始掰手指头:“你看啊!我这一天,早上天不亮就得起来上朝,起得比鸡早,太常寺一大摊子事,我得东奔西跑找钱重建,还得替那一百多号人想出路,忙得脚不沾地儿,干得比驴多,结果您还嫌我不够累,给我找事,您拍拍良心,能别捞着我一个人往死里使唤么?”
范离连珠炮似的一口气说完,胸膛起伏,瞪着眼睛,摆出一副你今天不给我个满意的解释,我跟你没完”的架势。
谢真被他一顿抢白,非但不恼,反而捋着山羊胡子呵呵乐了起来:“范侯莫急,莫急!消消气,听老夫给你细细道来。”
范离手指轻轻敲着桌子,斜睨着谢真,拿出一个不能让我满意,我跟你没完的态势。
谢真收敛笑容,神色转为认真:“我先与你讲讲这南楚使团吧……自陛下继位以来,几乎每隔六七年,南楚便会派遣使团前来我大汉。美其名曰‘敦睦邦交、切磋技艺’,实则行耀武扬威、打压我朝之实。”
范离来了兴致:“怎么个打压法?”
谢真缓缓起身,深吸一口气:“南楚文风鼎盛,素来重视文教,加之书斋范家底蕴深厚。实不相瞒,我大汉除却武功一项尚能凭剑阁勉力支撑,其它琴、棋、书、画、诗、赋、格物、算学……唉,三次大比我大汉竟……竟都是落得惨败!”
谢真一边摇头,一边自顾往下说:“去年楚国又出了一个麒麟子,六岁便能作诗《咏鸭》……”
“咏鸭?”范离眼睛瞬间瞪大。前世有《咏鹅》,这个世界竟冒出个《咏鸭》?他心中好奇,忍不住追问:“他这个鸭……是怎么咏的?”
谢真略一沉吟,吟诵道:
“鸭,鸭,鸭,伸颈向天哗。
白羽浮青沼,红掌踏软沙。”
范离心头剧震,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兴奋!六岁咏鸭、新科状元……这麒麟子,莫非也是穿越者?仿佛在茫茫异世终于嗅到了同类的气息,急不可待追问:“谢大人,这麒麟子,您能否再与我细说说?”
谢真见范离对麒麟子如此感兴趣,眼中闪过一丝诧异,但随即释然。毕竟此等惊才绝艳的人物,谁听了不想多了解几分?他捋了捋山羊胡,娓娓道来:
“此子姓范,名寻,乃南楚书斋范氏的嫡系子孙。六岁以《咏鸭》名动四方,九岁成为县首,去年,正式参加科举,整个南楚科场为之震动!他一路过关斩将,殿试之上,一篇洋洋洒洒的千言策论,针砭时弊,谋划国策,令南楚国主拍案叫绝,当场钦点其为新科状元!”
“然而,”谢真话锋一转,神色更为凝重,“若仅仅是文采风流、诗书上的造诣,尚不足以被南楚推崇为‘麒麟子’!此子在琴、棋、算学格物上亦有超凡的造诣!棋之一道,他去年曾与南楚棋圣宋大生对弈一局,竟只负了一子!至于琴之一道与其它本事,便非老夫所能尽知了。”
范离眼中的期待与探究之火越燃越烈。
谢真描述的这位范寻——六岁咏鸭、新科状元、琴棋双绝的麒麟子,其行事轨迹与神童设定,与他所知的某些穿越者模板何其相似!
他强压下胸腔里翻涌的激动,忍不住追问最关键的信息:“南楚使团何时抵达临安?”
谢真捋须答道:“十日之后。”
他顿了顿,似乎想起什么,神色郑重地补充道:“哦,还有一事说与你知晓。南楚与西凉,为了争夺滇西,已然大打出手了。”
范离点点头,心中有了计较。随即想起一事,向谢真搓着手指道:“老谢,你看啊!接待使团,吃喝拉撒住行,哪样都得要钱?太常寺的情况你也知道,朝廷上能不能拨点银子下来?”
谢真看着范离:“这就是我为什么把接待南楚使团的任务交给你的原因了,接待南楚使团非但不用朝廷上掏银子,还能让你赚个盆满钵满。”
范离看着谢真,将信将疑,干脆将话挑明:“老谢!你别坑我!”
谢真呵呵笑了:“范侯这话说的,我何时坑过范侯?”
范离心说,你坑我还少吗,用眼角看着谢真道:“我想听听是怎么个赚法?”
谢真似是早已料到范离有此一问,耐心解释:“南楚使团每次来交流为彰显其富庶与仁德,自踏入我大汉疆域那一刻起,每到一郡,必大肆撒钱。动辄便是数万两雪花银。所过之处,百姓趋之若鹜,地方官员更是笑脸相迎,无不念着南楚的好。你可知那西凉为何要与楚国在滇西大打出手?”
谢真自问自答,声音压低了几分,“只因南楚年年与西凉交流,两国每年都将交流地点定在滇西,南楚使团一到,便如天女散花般在滇西撒银子。十几年下来,滇西之民,只知有南楚之富庶仁德,心向楚国者十之八九!有大股百姓脱凉入楚。”
范离听得目瞪口呆,心中只剩下一个念头在疯狂回荡:卧槽!文化入侵加金钱攻势!这他娘的太骚包了!
他原本只想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现在却仿佛看到一座移动的金山正缓缓驶向临安!那麒麟子是不是同样的穿越者此刻在他心中反而退居次席。
先把这拨钱接住再说!
明白了!彻底明白了!
范离跃跃欲试,两眼放光向谢真作揖,称呼又改了回来:“丞相大人深谋远虑,将此重任交予下官,实在是高瞻远瞩!下官定当竭尽全力,不负丞相所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