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方向紫色母体突然开始以一种完全未知的、高维能量层面的“语言”进行“广播”,其蕴含的信息量和潜在威胁级别,瞬间提升到了一个新的、令人心悸的高度!赵大山仅仅是感知其边缘,就痛苦不堪,普通设备更是连有效监测都做不到。
直接解读?以“龙巢”目前的技术水平,无异于天方夜谭。
放任不管?那等于蒙上眼睛等着对方放大招!
危急关头,李诺的头脑却异常冷静。他深知,在无法理解对方“语言”的情况下,盲目对抗或消极防御都是下策。
“既然听不懂,那就先不急着‘对话’!”李诺在紧急会议上,斩钉截铁地定下了新的策略,“我们搞不了‘同声传译’,但可以先建立一个‘信息中转站’!把它说的每一句‘话’,都原原本本地记录下来,存起来!”
“信息中转?”老周立刻捕捉到了关键,“你的意思是,不破解,只记录?”
“对!”李诺走到主屏幕前,指着上面代表紫色母体能量放射的、复杂到令人头晕的波形图,“我们现在要做的,不是去理解这首‘外星交响乐’的旋律和含义,而是要用最好的‘录音设备’,把它的每一个音符、每一次起伏,都完整、保真地记录下来!”
他看向陈雪和铁蛋:“我们的异构通讯系统不是刚成功吗?把它改造成一个高保真的‘能量信号记录仪’!利用‘炎黄’号核心的能量感知精度,加上棋盘对空间波动的敏感性,全力捕捉并存储那种未知能量放射的所有细节!一点都不能漏!”
“同时,启动数字图书馆所有空闲算力,对这些海量的、无法理解的原始数据进行最基础的分类、整理和特征提取!哪怕我们现在看不懂,也要先把‘生肉’处理好,存进冰箱!等以后我们水平够了,再拿出来‘烹饪’!”
这个思路清晰而务实,立刻得到了所有人的认同。与其在门外抓瞎,不如先把门内的动静详实地记录下来,为未来的破译打下基础。
“好!就按李诺同志说的办!”老周一锤定音,“技术组全力改造设备,搭建‘信息中转’平台!信息中心负责数据记录和初级处理!我们要给这个爱‘说话’的大家伙,建一个专属的‘黑匣子’!”
命令下达,刚刚完成异构通讯攻关的技术团队,立刻转向新的任务。他们将那台笨重的原型机再次拆解,强化其信号接收和存储模块,特别是对高维能量特征的捕捉灵敏度。李诺则亲自调整棋盘的能量感应场,将其与改造后的记录仪深度耦合,形成一个覆盖基地周边空域的、无形的“高维能量监听网”。
几天后,“信息中转站”初步搭建完成。当紫色母体再次进行那种未知的能量广播时,记录仪忠实地工作起来,幽蓝的能量感应单元以前所未有的精度,捕捉着每一丝细微的能量涟漪,将其转化为海量的、晦涩的二进制数据流,源源不断地存入“炎黄”号扩容后的存储阵列中。
信息中心的学员们则按照李诺的要求,对这些天书般的数据进行着最基础的预处理:标记时间戳、计算能量强度峰值、识别重复出现的波形模式……他们像是在整理一堆来自外星的、毫无意义的乱码,工作枯燥却至关重要。
张建国看着这帮年轻人对着完全看不懂的波形图和各种鬼画符般的统计图表埋头苦干,忍不住对老周嘀咕:“老周,咱这算不算瞎子点灯——白费蜡?记下来又看不懂,有啥用?”
老周瞪了他一眼:“你懂个屁!这叫积累!现在看不懂,不代表以后也看不懂!就算我们这辈子都破解不了,留给后人,也是无比珍贵的资料!总比到时候敌人打上门了,我们还对它一无所知要强!”
张建国缩了缩脖子,不敢再吭声。
然而,就在“信息中转”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时,赵大山那边又出现了新的状况。随着记录仪持续捕捉那种高维能量广播,他感觉自己脑子里的“噪音”非但没有减轻,反而变得更加清晰、更有……“层次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