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人员档案库的命令如同给紧绷的弓弦又加了一分力。地下不明震动源如同达摩克利斯之剑悬在头顶,内部筛查的阴影也开始悄然弥漫,但“星火”学员们——尤其是负责核心录入任务的二组“打字员”们——却在这双重压力下,爆发出了一种近乎燃烧自我的状态。
痛苦,是实实在在的。
四小时完成一千二百多人的信息录入、校验和入库,这即使在李诺原来的时代,对一个成熟团队也是个紧张的任务,更何况对于这群接触计算机才个把月、刚刚摆脱“二指禅”不久的学员们。
他们的手指在键盘上近乎抽搐般地飞舞,指尖因为高速且持续的敲击而变得红肿、麻木,甚至磨出了水泡。眼睛死死盯着屏幕上不断滚动的字符和需要录入的表格,酸涩、胀痛,仿佛要冒出火来。长时间的保持坐姿,让他们的腰背僵硬如铁,脖颈发出不堪重负的嘎吱声。
“姓名……王铁柱……年龄……籍贯……”一个学员一边喃喃念着纸质表格上的信息,一边飞快地敲击,速度虽然不慢,但额头上全是细密的汗珠。
“错了!这个‘冀’字不是这么打的!拼音是ji,不是yi!”旁边的学员瞥了一眼,立刻指出错误,声音沙哑。
“妈的!这‘夔’字怎么拼?谁认识?”另一个学员对着一个生僻字抓耳挠腮,差点把头发薅下来。
车厢里弥漫着一种混合着汗味、紧张和焦躁的气息。敲击声、抱怨声、催促声、纠正声交织在一起,如同一曲高强度脑力体力劳动的交响乐。每个人都像上了发条的机器,透支着自己的精力,与时间、与身体的极限赛跑。
张建国偷偷扒在门口看了一眼,被里面的景象吓了一跳,咂舌道:“好家伙,这帮小子比老子当年急行军一百里还拼!”
但快乐和成就感,也同样真实。
每当一个班组、一个单位的人员信息被完整、准确地录入系统,看着屏幕上跳动的完成进度条又前进了一小格,看着数据库里逐渐充实起来的人员列表,一种难以言喻的满足感和力量感便会油然而生。
“报告三组!三连信息录入完毕,请求校验!”
“三连数据收到!校验通过!已入库!”
“太好了!”负责三连录入的几个学员击掌相庆,虽然手臂酸痛,但脸上洋溢着突破难关的兴奋。
他们能清晰地感受到,自己正在做的事情,有着实实在在的价值。这些原本分散在纸片、花名册甚至干部脑子里的零散信息,正在通过他们的手指,汇聚成一个清晰、有序、可以随时调用的整体!这在过去是无法想象的效率!
更重要的是,他们真切地体会到了“知识就是力量”这句话的含义。如果没有李顾问教的打字技巧和计算机操作,完成这样的任务简直是天方夜谭。这种将所学转化为实际生产力的过程,带来的精神愉悦远超肉体上的疲惫。
赵大山被分配到了数据校验组。他那独特的专注力和对细节的敏锐感知,在这里发挥了巨大作用。他往往能一眼就发现别人反复检查都可能忽略的细微错误,比如一个标点的全角半角问题,或者一个数字的格式不统一。他的存在,极大地提高了数据的准确性和规范性。
然而,危机并未因他们的专注而有丝毫减缓。
地下探测小组的汇报越来越频繁,语气也越来越急促:
“震动源已进入一百米深度!”
“确认分裂为五条主要路径!其中两条指向能源供应区,一条指向指挥中心,另外两条路径不明!”
“目标速度在加快!预计接触时间……两小时!”
同时,老周和李诺主导的内部筛查也在秘密进行。那几条被标记出的异常信息,如同毒蛇,隐藏在看似平静的水面之下。
李诺坐镇总控台,一边监控着档案库建立的进度(已完成78%),一边密切关注着地下威胁的动向和内部筛查的进展。能量水平维持在【42%】,他必须保存实力,应对可能随时爆发的直接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