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屋”模式的激活和黑水晶的异常共鸣,如同冰与火的交织,让“龙巢”基地的氛围变得更加微妙而紧张。但“星火计划”的脚步并未因此停歇,反而因为这份紧迫感而愈发加快。
就在“安全屋”护盾稳定运行的第二天清晨,伴随着地平线上第一缕曙光和尚未停歇的寒风,由“昆仑”协调、从各大根据地和进步青年中精心选拔的第一批三百名“种子”学员,历经艰难跋涉,终于抵达了“龙巢”基地外围!
当这支主要由年轻人组成、穿着各色臃肿冬衣、脸上带着长途跋涉的疲惫,眼神却无比明亮的队伍,出现在哨兵的视野中时,整个基地都为之震动!
“来了!他们来了!”消息像风一样传开。
老周、李诺、张建国等人亲自到基地入口迎接。看着眼前这支浩浩荡荡、充满朝气的队伍,即便是见惯了大场面的老周,眼眶也有些发热。这些都是未来的希望,是“星火”能否燎原的关键!
张建国咧着嘴,看着这些年轻人,仿佛看到了自己当年刚参军时的影子,扯着嗓子对身后的战士们喊:“都精神点!给咱们的新兄弟瞧瞧咱们‘龙巢’的精气神!”
战士们挺直腰板,持枪肃立,一股肃杀而精干的气息自然流露,让那些初来乍到的学员们既感到紧张,又心生向往。
李诺的目光则扫过这些年轻的面孔,他们中有戴着眼镜、文质彬彬的学生,有手掌粗糙、眼神朴实的农家青年,甚至有几位看起来像是受过正规教育的年轻工程师或医生。年龄大多在十八到二十五岁之间,正是吸收知识最快的黄金时期。
“同志们!欢迎来到‘龙巢’!”老周走到队伍前,声音洪亮,带着难以抑制的激动,“从今天起,这里就是你们的家,也是你们改变命运、肩负起民族未来希望的起点!我知道你们一路辛苦了,但时间不等人!废话不多说,安顿下来后,立刻进入状态!”
没有冗长的欢迎仪式,在工作人员高效的引导下,三百名学员被迅速分流,安排进早已准备好的、位于“安全屋”护盾核心区域的营房。虽然条件依旧简陋,但至少能够遮风挡雪,比他们一路过来的待遇好了太多。
短暂的休整和熟悉环境后,当天下午,所有学员就在最大的那节培训车厢——现在被正式命名为“星火讲堂”——集合,参加了简短的开学典礼,或者说是战前动员。
李诺站在讲台上,看着慨万千。他知道,自己接下来要传授的,将彻底改变这些年轻人,乃至这个国家的认知轨迹。
“我知道,你们很多人来之前,可能听说过一些关于这里,关于我,关于这列火车的传闻。”李诺开门见山,声音平静却带着一种奇异的说服力,“有些可能是真的,有些可能被夸大了。但有一点我可以明确告诉你们——”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全场:“在这里,你们将接触到远超你们想象的知识和技术!你们将要学习的,不是四书五经,不是八股文章,而是能够让土地多打粮食、让战士少流鲜血、让国家挺直腰杆的实实在在的力量!”
台下响起一阵压抑不住的骚动和吸气声。尽管早有心理准备,但亲耳听到,还是让人心潮澎湃。
“但是!”李诺话锋一转,语气变得严肃,“这份力量,也伴随着巨大的责任和风险!敌人不会坐视我们强大,一些……我们目前还无法完全理解的威胁,也可能因我们而来!所以,从踏入这里的那一刻起,你们就不再仅仅是学生!你们是战士!是‘星火’计划的先驱!你们学到的每一分知识,未来都可能关系到成千上万人的生死存亡!”
“告诉我,你们做好准备了吗?!”李诺猛地提高音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