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猪肉的香气似乎还在村子里缭绕没散,捕兽夹的神奇故事也还在口耳相传,李诺感觉自己走在村里的待遇,明显又上了一个新台阶。
以前是“李顾问好”,带着尊敬和好奇。现在?
“李顾问,刚出锅的贴饼子,您尝尝?”
“李顾问,我家那口子编的草鞋,给您拿一双!”
“李顾问,多亏了您那新犁头,俺家那犟地都好使多了!”
“李半仙……啊不,李顾问,您给俺家娃摸摸头,沾沾福气……”
好家伙,从村头走到村尾,打招呼的、送东西的、道谢的络绎不绝,那热情劲儿,简直把他当成了自家最出息的后生,甚至带着点近乎迷信的崇拜。连那些光屁股娃娃看见他,都不乱跑了,规规矩矩站好喊一声“李叔叔好”,小眼睛里全是亮晶晶的星星。
张建国跟在他旁边,看着这景象,酸溜溜地咂咂嘴:“老李,你现在这人气,可比团长还旺了!我看这帮老娘们看你的眼神,跟看自家女婿似的!你小子可别犯错误啊!”
李诺没好气地捶了他一拳:“滚蛋!我这是靠技术吃饭,凭本事赢得尊重!懂不懂?”
话是这么说,但被这么多人真心实意地拥戴和感激,李诺心里还是爽得冒泡。这种被需要、被认可的感觉,比单纯拥有金手指还让人上头。他甚至有点理解为什么历史上那些能人异士,有时候明知道危险,也愿意为一方百姓出力了。
陈雪那边的情况也差不多。她现在不仅是技术骨干,更是许多妇女和年轻姑娘的偶像。她带着人整理农技资料、编写卫生手册,说话有条有理,做事认真细致,还一点架子没有,很快就在妇女群体里赢得了极高的声望。
“人气飙升是好事,”老周私下里再次提醒李诺,语气却比之前轻松了一些,“这说明你做的事情,得到了最广大群众的认可,根基就稳了。这是你最大的护身符。不过,越是如此,越要谨言慎行,别忘了暗处的眼睛。”
李诺深以为然。他当然没忘那个神出鬼没的“毒刺”和那截冰冷的雷管壳。人气归人气,小命归小命。他内衬的防刺服就没脱下来过,兜里的“小玩具”也随时准备着。
他甚至利用高涨的人气和便利,做了一件之前不太好意思开口的事——以“研究本地动植物和矿物,寻找更多可利用资源”为名,请张建国发动民兵和村民,帮忙收集各种奇奇怪怪的东西:不同颜色的泥土、各种没见过的石头、长相特异的植物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