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她看到屏幕上那海量的、条理清晰的机械工程资料时,整个人如同被施了定身法,僵在原地,手里的图纸哗啦一下掉在地上都浑然不觉。
“李……李顾问……这……这是……”陈雪的声音颤抖得不成样子,眼睛死死盯着屏幕,仿佛看到了绝世宝藏。
“陈工,你来得正好,”李诺招呼她,“这就是我之前跟你提过的,老师留下的资料库。关于机械加工、材料力学、甚至更前沿的一些东西,这里应该都有,你可以试试搜索你需要的。”
陈雪几乎是扑到屏幕前,双手颤抖着,试着输入了几个她困扰已久的技术名词。
每一次回车,都带给她巨大的震撼和狂喜!
“这个理论……我只在国外的期刊摘要上看到过名字,这里居然有全文?!”
“这个结构设计……太精妙了!我们之前怎么没想到!”
“还有这个新材料处理工艺……天啊!”
她完全沉浸在了知识的海洋里,时而惊呼,时而沉思,时而狂喜,像个得到了心爱玩具的孩子。对她这样的技术研究者来说,这个数字图书馆的价值,远超任何金银财宝!
张建国看着陈雪那痴迷的样子,又看了看屏幕上那些他看不太懂但感觉很高深的内容,挠了挠头,对李诺说:“老李,我算是明白了,你这车……真是个了不得的宝贝疙瘩!比一千门大炮还金贵!”
李诺笑了笑,没说话。他心里清楚,这才是他安身立命的根本,也是他能对这个时代做出的最大贡献——知识的火种。
接下来的几天,陈雪几乎住在了列车的生活区(李诺严格控制她进入核心车厢),疯狂地查阅着各种技术资料,笔记本记了一本又一本,眼睛都熬红了,但精神却前所未有的亢奋。
她根据图书馆里的资料,优化了一个困扰兵工厂许久的撞针热处理工艺,使得步枪的击发可靠性显着提高。
她找到了一种利用本地常见矿物替代部分稀缺金属的合金配方,虽然性能有折扣,但大大缓解了材料压力。
她还整理出了一套系统的机械维修保养手册,准备用于培训基层的维修人员。
数字图书馆的威力,开始初步显现。
李诺看着能量储备因为维持图书馆的低功耗远程访问而缓慢下降(每天约1-2%),心里却在滴血与欣慰之间反复横跳。这点能量消耗,换来的是实实在在的技术进步和人才成长,值!
然而,就在李诺和陈雪沉浸在知识宝库中,张建国也逐渐适应信息化操作的时候,潜伏的毒蛇,终于失去了耐心。
“毒刺”通过隐秘的观察,发现目标(李诺)异常谨慎,几乎不露破绽。但他也发现了新的机会——那个频繁出入列车、看起来像是技术人员的年轻女人(陈雪),以及那些因为学习新知识而时常聚集在列车附近讨论的技术人员。
一个更恶毒、也更有效的计划,在他脑中成型。
他不需要直接击杀被重重保护的目标,他只需要制造一场足够轰动、足够惨烈的袭击,摧毁那列被严密保护的铁车,或者大量杀伤那些宝贵的技术人员,一样能达成重创对方士气和潜力的目的!而且,这样更容易得手!
他的目光,冷冷地扫过列车,扫过那些进出的人员,最终锁定在了后勤仓库的方向——那里堆放着不少油脂、木材等易燃物,而且守卫相对薄弱。
“是时候了……”“毒刺”的眼中,闪过一丝残忍的兴奋。他小心地收起狙击枪,开始准备另一种武器——燃烧和爆炸物。
山雨欲来,风已满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