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雪,”他接通通讯,“帮我统计一下村里最急需解决的问题。除了照明,还有没有其他我们能帮上忙的?比如…饮用水?医疗?或者…孩子们的学习?”
陈雪很快回复:“饮用水主要靠村口那口老井,但前段时间炮击震裂了井壁,水质有些浑浊,取水也不方便。医疗…只有一个土郎中,缺药。孩子们…之前有个破祠堂当学堂,也被炸塌了一半。”
问题很多,很具体。
李诺沉吟片刻。修复水井需要工程力量,暂时顾不上。医疗缺药,他车上那点应急药品是杯水车薪。孩子们的学习…
他忽然想到数字图书馆里海量的基础教育资料。
“或许,可以先从孩子们开始。”李诺对陈雪说,“我这里有…很多适合孩子看的图画书、识字课本、科普故事。虽然没法打印出来,但可以通过显示屏展示。能不能在村里找个相对安全的地方,接上电和显示屏,弄一个简单的‘临时阅览角’?”
陈雪一听,眼睛顿时亮了:“这个办法好!既能让孩子有地方去,又能学东西!我这就去和村长商量!”
她立刻找到村里的老村长,说明了李诺的想法。老村长激动得胡子直抖,连连作揖:“使得!使得!太使得了!俺们村这帮娃,早就野得没边了!能有地方看书认字,那是天大的福分!地方有!村东头那间磨坊还算完整,拾掇拾掇就能用!”
说干就干。村民们听说是给孩子们弄看书的地方,还是李诺同志出的主意,热情空前高涨。男人们主动去清理磨坊,女人们忙着打扫卫生,孩子们则兴奋地跑来跑去,盼着那神奇的“会放书的铁盒子”。
李诺则让陈雪选了一台相对便携、功耗较低的备用显示屏(从设备维护通道找出来的),又准备了一个大容量的存储设备,里面拷贝了图书馆里筛选出的、适合儿童阅读的图文并茂的启蒙读物、简单的算术游戏、还有这个时代稀缺的彩色动植物图谱、天文地理常识等。
线路很快从村口接了过去,显示屏也被安装在了磨坊清理出的白墙上。
当通电后,明亮的屏幕上显示出色彩鲜艳的图画和清晰的文字时,挤在磨坊里的孩子们发出了震天的惊呼!他们从未见过如此清晰、如此漂亮的“书”!连大人们都看得啧啧称奇。
“这是…苹果?”
“还有大老虎!”
“快看!字在动!”(其实是简单的翻页动画效果)
李诺甚至远程操控,播放了一段关于种子如何发芽生长的、极其简单的动态示意图。
孩子们看得如痴如醉,连最调皮的那个都安静了下来,睁大了眼睛。
老村长看着这一幕,老泪纵横,对着列车方向深深鞠了一躬:“李诺同志…你给俺们村,送来了真真正正的文曲星啊!”
消息传开,村民们的感激之情更加无以复加。他们拿不出更贵重的东西,只能更加卖力地帮助军队运输物资,照顾伤员,用最朴实的行动表达着他们的支持。
几天后,当李诺的能量储备在稳定地热供应下达到【25%】时,他再次做出了一个决定。
他让陈雪转告王团长和村民,他可以利用列车过滤系统,协助净化村口那口老井的水质。
这一次,没有敲锣打鼓,没有万众瞩目。
工兵连只是按照李诺的指导,将一根特制的、连接着列车水循环系统的过滤探头,小心翼翼地沉入了井中。
几天后,村民们惊喜地发现,井水变得前所未有的清澈甘甜!
无声的感激,再次化作行动。村民们自发组织起来,轮流帮助军队巡逻放哨,将省下来的口粮偷偷塞给受伤的战士…
一种超越言语的、血肉相连的信任和情谊,在这片饱经战火的土地上,悄然生长,坚不可摧。
李诺看着屏幕上【能量水平:26%】的读数,和车外那井井有条、充满生机的村庄,知道自己的根,正在这里越扎越深。
而他也明白,能让这光明和希望持续下去的,唯有更强大的力量,和永不停息的奋斗。
他看向远方,目光变得坚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