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网游竞技 > 开往1949的绿皮火车 > 第56章 村民好奇围观铁车

第56章 村民好奇围观铁车(1 / 2)

周部长的到来和离开,像一块投入深潭的石子,漾开几圈涟漪后,水面很快又恢复了平静——至少表面上是如此。

阵地依旧处于高度戒备状态,但大规模的进攻似乎暂时停止了,只有零星的冷枪冷炮,仿佛敌人在舔舐伤口,重新评估着目标和策略。

这种相对的平静,让一些之前被紧张战火压抑着的东西,悄然冒了出来。

最先按捺不住的,是附近那个饱经战火蹂躏的小村庄的村民们。

仗打了好几天,神仙下凡、铁车显灵、打跑飞机大炮的种种传说,早已在幸存下来的村民口中添油加醋地传遍了十里八乡。之前因为害怕,加上军队戒严,没人敢靠近。现在战事稍缓,一些胆大的村民,尤其是半大的孩子,开始按捺不住好奇心,像地里的土拨鼠一样,从田埂后、树丛里探出头,远远地张望那列传说中的“铁怪物”。

起初只是三三两两,躲在远处指指点点。

后来见当兵的并没有驱赶他们(王团长得了周部长的指示,只要不冲击警戒线,允许有限度的围观,这也是一种…民意的试探?),胆子便渐渐大了起来。一些老人拄着拐棍,妇女抱着孩子,慢慢凑近了些,站在划定的安全线外,对着列车议论纷纷。

“瞧见没?就是那铁家伙!黑不溜秋的,比十个房子连起来还长!”

“听说里头住着神仙?能呼风唤雨,撒豆成兵?”

“啥神仙!俺听张队长说,里头是位李诺同志!是有大本事的人!”

“那他咋不出来哩?是不是嫌俺们这地儿破?”

“你懂个屁!高人都在洞里修炼!没见这车冒着仙气儿(其实是发电机和煤堆的热气)吗?”

各种离奇的猜测和淳朴的想象交织在一起,让列车蒙上了一层更加神秘的色彩。

张建国现在除了当警卫班长和语言老师,又多了一项任务——维持秩序,兼答疑解惑(主要靠吹)。

他带着两个兵,叉着腰站在警戒线内,看着外面越聚越多的乡亲,既觉得脸上有光,又有点头疼。

“哎哎!都别挤!保持距离!李诺同志喜欢清静!”

“二狗子!把你家娃抱住了!别往跟前凑!”

“王婶儿,不是神仙,是科学!科学懂不?就是…就是特别厉害的学问!”

村民们哪懂什么科学,只觉得这铁车威武又神秘,看向张建国的眼神都带上了几分羡慕——能跟“神仙”说上话的人,那也是了不得的人物啊!

车内,李诺通过那几个残存的外部传感器,将外面的情景“看”在眼里。

看着那些面黄肌瘦、衣衫褴褛,但眼神中充满了好奇、敬畏,甚至是一丝希望的村民,他心里五味杂陈。

这就是他要面对的,最真实、最底层的1950年的中国农民。他们承受了太多的苦难,一点点不可思议的事情,就能被他们寄托无限的想象和期盼。

自己这列破车,真的能给他们带来希望吗?

他现在的能量恢复到了【0.3%】,虽然依旧少得可怜,但至少能支撑一些更长时间的简单操作了。

要不要…做点什么?哪怕只是微不足道的小事,给这些饱受战火摧残的村民一点实际的安慰?

他的目光扫过控制台。主动防御武器?不行,能量不够,也容易引起恐慌。医疗舱?门都打不开。数字图书馆?更不现实。

最后,他的视线落在了环境控制系统上。有一个独立的小模块,可以释放特定频率的声波,原本是用于驱赶鸟兽或者辅助睡眠的,功耗极低。

或许…可以放点音乐?或者…模拟一些让人放松的自然声音?

这个时代,精神文化生活极度匮乏,尤其是在农村。一点音乐,或许能带来片刻的安宁。

说干就干。

他调出音效库,里面存储着一些基础的预设声音:舒缓的钢琴曲、潺潺的流水声、鸟鸣、风声等等。都是没有版权的简单旋律和自然采样。

他选择了其中一段最平和的、模仿清晨山林鸟鸣与溪流声的组合音效。

然后,他小心翼翼地调节输出功率和方向,将声音通过车体外部几个不起眼的扬声孔(原本用于鸣笛和广播)缓缓释放出去。音量控制得极小,仿佛只是列车自身运行时产生的、若有若无的背景音,不会传到敌军阵地,但足以让靠近的村民们隐约听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