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瀛使团铩羽而归,签订灵契的消息,如同最后一记重锤,彻底夯实了天道派在华夏灵幻界超然物外的地位。如今的任家镇,已不再是偏安一隅的小镇,而是成为了天下修士心目中的“圣地”之一,每日前来拜访、求学、乃至寻求庇护的人络绎不绝。
面对这前所未有的盛况,林风与九叔、任婷婷及诸位核心经过数次商议,决定趁热打铁,将这股汹涌而来的“势”,转化为宗门实实在在的底蕴与力量。
首先,是资源的整合与利用。
东瀛赔偿的灵药、矿产被分门别类,收入库房。那些经过删减的阴阳术副本,林风并未敝帚自珍,而是交由白柔柔牵头,组织门内对阵法、符箓、异术有兴趣的弟子进行研究。并非要修行东瀛之术,而是 “师夷长技以制夷” ,汲取其中一些有用的思路、技巧,尤其是关于式神构造、精神操控、结界应用等方面,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融入天道派自身的道法体系之中。
同时,借着这股东风,任婷婷掌控的商业帝国也开始全面发力。她利用官方默许的便利和庞大的资金流,开始大规模收购、囤积各种修行资源——从年份久远的草药、蕴含灵气的玉石,到各地出现的奇异金属、古籍孤本。一条覆盖大半个华夏的修行资源供应链初具雏形,确保了天道派未来发展的资源需求。
其次,是人才的吸纳与培养。
声望顶峰带来的最直接好处,便是投奔者众。天道派不再是被动等待考核,而是开始主动出击。由九叔亲自制定标准,文才、秋生带队,前往各地遴选真正根骨佳、心性好的苗子。同时,也设立“客卿”、“供奉”等职位,以优厚待遇和大道前景,招揽那些有名望、有实力的散修或小家族修士加入,充实宗门的高端战力。
宗门内部,弟子等级制度进一步完善,晋升通道更加清晰。外门弟子表现优异者可入内门,内门弟子突破瓶颈、立下功劳者可晋升真传。传功阁内不仅存放《上清筑基法》等核心道法,也收录了从各方交换、搜集来的各类术法、杂学,鼓励弟子在夯实基础的前提下,根据自身特点选择发展方向。一时间,宗门内学习氛围浓厚,弟子们修行热情高涨。
再者,是势力的扩张与布局。
林风深知,固守任家镇一隅绝非长久之计。在白柔柔的堪舆和规划下,天道派开始以任家镇为核心,向外辐射建立数个“下院”或“别府”。这些据点选择在名山大川、灵气汇聚之地,或是一些重要的交通枢纽、边境要害。它们既是宗门的前哨,负责监控地方灵异事件、收集情报,也是培养弟子、传播道法的分支。
例如,在东南沿海原望海岬附近,建立了一座“镇海院”,由一位新晋的擅长水法的客卿长老坐镇,负责监控海域,防备东瀛宵小,同时也庇护沿海渔民。在西南苗疆与中原交界处,依托莲妹的一些关系,设立了一处“百草堂”,负责收集苗疆特有的灵草毒虫,并研究与蛊术、毒术相关的应对之法。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是核心战力的提升与目标明确。
林风自身的恢复速度远超预期,气运加持之下,不仅旧伤尽复,修为更是精进到了炼气化神的极致,只差一个契机便能尝试冲击那玄之又玄的炼神还虚之境。他每日除了处理必要的宗门事务,大部分时间都用来巩固修为,研习《上清神雷》更深层次的奥义,以及那卷得自系统、玄奥异常的《五行轮转阵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