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网游竞技 > 冰封之烬 > 第80章 文明新芽

第80章 文明新芽(1 / 2)

圣所东南五十公里,曾经被称为“锈蚀峡谷”的盆地,如今有了一个新的名字——“新芽谷”。这里不再是堆积着工业残骸、被变异藤蔓缠绕的死亡之地,而是成为了新生文明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规划性聚居地,一个试验场,一个面向未来的窗口。

晨光熹微中,薄雾如轻纱般笼罩着山谷。没有高耸的防御墙,没有密集的能量炮塔,取而代之的是一道环绕聚居地的、散发着柔和微光的生态屏障。这屏障并非为了抵御攻击,而是调节内部气候,过滤尘埃,并散发着一种能促进植物生长、安抚心神的特殊频率。

阿灼站在山谷东侧的山坡上,俯瞰着这片正在苏醒的土地。空气中弥漫着泥土的芬芳、植物的清新,以及……希望的味道。

山谷的中心,并非宏伟的行政中心或军事堡垒,而是一片开阔的、被精心规划的农业区。这里的农田并非简单的阡陌纵横,而是呈现出一种充满几何美感的层叠结构。

最下层是传统的水稻与小麦田,清澈的、富含生命能量的水流通过智能灌溉系统精准滴灌。中间层是立体栽培的各类蔬菜和水果,利用“微光”技术优化的光照系统模拟着最适宜的生长光谱。最高处,则是透明的穹顶温室,里面种植着对环境要求极高的药用植物和从古树基因库中复苏的珍稀物种。

老陈,一位在旧时代曾拥有自己农场的老人,如今是这片农业区的技术顾问之一。他粗糙的手掌抚过一株沉甸甸的金色麦穗,眼中闪烁着泪光。

“不一样了,完全不一样了……”他喃喃自语,“以前的土地,种下去的东西能活下来就是万幸。现在……你看这麦粒,这饱满度,这生命力……”

他抓起一把泥土,放在鼻尖深深吸了一口气,“是活的,土地是活的!”

在这里,农业不再是挣扎求存的手段,而是与盖亚意识合作的艺术。农民们学习着感知土地的“情绪”,通过星火网络接收关于光照、湿度、养分最微妙的调整建议。产出的食物不仅丰饶,更蕴含着纯净的生命能量,长期食用能缓慢改善体质,驱散辐射残留的影响。

毗邻农业区的,是新型材料工厂。它没有高耸的烟囱,没有震耳欲聋的噪音,其建筑本身就像一座与山体融合的、充满流线型美感的雕塑。工厂利用净化后的矿物、植物纤维甚至空气中收集的碳元素,通过“深渊之眼”提供的能量场和催化技术,制造着建设新家园所需的一切。

年轻的工程师莉娜正带着一群学徒,调试着一台生物质材料合成机。

“看,我们将处理过的秸秆和特定的菌群混合,在能量场的作用下,它们会自我组装……”她指着透明反应舱内正在缓慢成型的、有着木材纹理却具备金属强度的板材,“……形成我们需要的建筑模块。整个过程几乎零污染,废弃的材料可以完全降解,回归自然循环。”

工厂的产品琳琅满目:具有自我修复功能的生态水泥,能够吸收噪音和污染的特种涂料,柔软坚韧如同皮革的植物纤维织物,甚至还有利用共鸣石碎片制造的、能够稳定局部能量场的小型家居装置。这些不再是冰冷的工业品,而是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智慧结晶。

“新芽谷”西侧,一座由原生木材和发光晶体构建的优雅建筑里,传出了朗朗的读书声。这是谷地建立的第一所学校——“曙光学堂”。

教室里,不再是冰冷的金属桌椅,而是符合人体工学的木质课桌,上面摆放着利用植物纤维制造的“活页”笔记本——字迹可以如同叶脉生长般显现,也可以被吸收循环利用。

一年级的孩子们正在上古生态课。全息投影在他们面前展现出大崩溃前地球的瑰丽景象:茂密的热带雨林,蔚蓝的珊瑚礁,成群的飞鸟掠过天际。孩子们睁大了眼睛,发出阵阵惊叹。

“老师,”一个扎着羊角辫的小女孩举起手,指着投影中一只色彩斑斓的鹦鹉,“我们以后,也能看到真的它吗?”

年轻的老师,本身也是在大崩溃阴影下成长起来的一代,她温柔而坚定地回答:“只要我们好好守护现在的新芽,好好长大,总有一天,这些美丽的生命都会回来的。你们就是未来的守护者。”

高年级的班级里,课程更加多样。有的在学习“播种者”通用语和基础科学,有的在操作简单的工程模拟器,有的则在星火网络的虚拟环境中,学习与盖亚意识进行基础的沟通和协作。知识不再是特权,而是每个新生代公民与生俱来的权利和义务,是文明延续的火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