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77乱星区的狂暴,成了启明号此刻唯一的屏障。舷窗外,能量乱流如同疯狂的画笔,在漆黑的幕布上涂抹着瞬息万变的毁灭图景。然而,舰桥内三人心中萦绕的寒意,却远比这物理层面的混乱更加刺骨。
那来自高维的、无声无息的扫描,如同悬于颈侧的利刃,虽暂时移开,但其存在的阴影已深深烙印在每个人的意识深处。
赵生源没有松懈,星渊般的眼眸中数据流再次奔涌,只是这次更加内敛,专注于对启明号自身状态的深度监测和刚才那次交锋数据的反复推演。他指尖在控制台上轻点,调出了之前构建的“编织者”概念模型,以及刚刚记录的“高维扫描”能量(如果那能称之为能量)频谱。
“我们必须假设,‘编织者’并未放弃。”赵生源的声音打破了沉寂,带着一种近乎冷酷的理性,“它的‘挫败’情绪,可能只是一种拟态,或者其反馈机制的自然表现,不代表它会终止追踪。基于‘超因果感知’的可能性,我们与它之间的‘线’依然存在,只是暂时被我们制造的‘噪音’干扰了。”
苏晚走到他身边,目光落在那些令人眼花缭乱的频谱图上,尽管看不太懂,但她能感受到其中蕴含的异常与危险。她轻声问道:“生源,你刚才说的‘覆盖’因果线,那种悖论镀层,能持续使用吗?对你的负担似乎很大。”
赵生源微微摇头,视线没有离开光幕:“负担是一方面,更关键的是有效性会递减。‘编织者’的本质是规则畸变体,它具有极强的适应和学习能力。同一种信息干扰手段,第二次使用的效果会大打折扣,甚至可能被它反向解析,从而更精确地锁定我们。”
【那怎么办?】星萤的银光焦虑地闪烁着,【我们总不能一直待在这么危险的地方吧?而且,它要是下次来得更快,或者……直接扭曲这片空间把我们逼出去呢?】
这正是问题的核心。乱星区并非久留之地,启明号的护盾和能量储备在持续消耗。他们必须离开,但一旦离开这片天然干扰区,暴露在正常宇宙空间中,被再次发现的概率将急剧上升。
“我们需要一种更持久、更动态,甚至能主动反击其追踪机制的方法。”赵生源终于将目光从光幕上移开,看向苏晚和星萤,眼中闪烁着思索的光芒,“单靠我一人,依靠‘初始星火’强行定义规则,消耗巨大且难以持久。我们是一个团队,或许……我们可以尝试融合我们的力量。”
“融合力量?”苏晚一怔,随即了然。她拥有生命星辰之力,蕴含着磅礴的生机与创造性能量;星萤是灵能聚合体,擅长精神感应与信息传递;而赵生源则掌控着“初始星火”,触及规则本源。三者看似不同,但都源于宇宙的高层次力量。
“具体要怎么做?”苏晚毫不犹豫地问道,她对赵生源有着绝对的信任。
赵生源沉吟片刻,组织着语言:“‘编织者’通过因果线与高维感知锁定我们,这是一种信息层面的纠缠。悖论镀层是纯粹的‘防御性干扰’,属于被动应对。我想尝试构建一个……‘动态迷彩系统’,不仅仅是隐藏,更能模拟、同化,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定义’我们周围的信息环境,让追踪者如同坠入无限镜像的迷宫。”
他指向星萤:“星萤,你的灵能本质纯净,对信息流异常敏感。我需要你作为这个系统的‘感知触角’和‘灵能谐振器’,负责捕捉任何异常的信息扰动,并协助稳定我们三人力量融合时的精神频率。”
星萤的银光稳定下来,传递出坚定的意念:【我明白了!我会尽全力!】
接着,他看向苏晚:“晚晚,你的生命星辰之力,是秩序与生机的体现,对于‘编织者’那种扭曲、畸变的规则力量,具有天然的‘净化’与‘稳定’效果。我需要你作为系统的‘能量基底’和‘稳定锚’,用你的力量浸润我们融合的能量场,确保其在动态变化中不至于失控或被扭曲之力侵蚀。”
苏晚郑重点头,体内星辰之力悄然流转,散发出温暖而稳定的辉光:“交给我。”
“而我,”赵生源深吸一口气,核心处的“初始星火”微微鼓荡,“我将以‘初始星火’为框架,构建动态迷彩的核心算法与规则引擎,驱动整个系统运行。我们三者的力量,需要达成深度的共鸣,形成一个闭环。”
这是一个大胆到近乎疯狂的计划。将三种不同本源的高等力量融合,构建一个前所未有的动态防御系统,其中涉及的能量控制、精神同步、规则驾驭,难度超乎想象。
但没有更好的选择了。
启明号在乱星区的边缘缓缓移动,寻找着一处相对稳定、足以支撑他们进行这次危险尝试的空域。最终,他们找到了一处被巨大冰晶行星残骸遮挡的相对平静区域。
三人呈三角阵型盘坐在舰桥中央。赵生源居中,苏晚在他左侧,星萤悬浮在他右侧。
“开始吧。”赵生源低语。
他首先引动了“初始星火”。这一次,不再是狂暴的喷发,而是如同涓涓细流,银色的光晕从他体内弥漫而出,化作无数极其细微、不断生灭的符文,这些符文构成了一个复杂无比、不断自我演算的立体网络框架——这便是动态迷彩系统的规则引擎雏形。
与此同时,苏晚闭上双眸,双手结印,精纯的生命星辰之力被她小心翼翼地引导而出。不再是治疗时的温和,而是作为一种基石力量,呈现出浩瀚、沉凝的特质。翠绿色的光辉如同温暖的潮汐,缓缓注入赵生源构建的银色符文网络之中。银色与绿色接触的瞬间,并未排斥,那绿色的辉光仿佛给冰冷的符文网络注入了生命力,让其结构变得更加稳定、富有韧性,同时散发出一种令人心安的秩序感。
星萤也动了。它收敛了所有外放的灵光,整个意识体凝聚成一颗无比璀璨的银色光点,如同宇宙中最明亮的星辰。它将自己的灵能频率调整到与赵生源的星火、苏晚的星辰之力相协调的波段,然后,释放出无数纤细如丝的灵能触须。这些触须轻柔地连接上融合中的银绿网络,并非强行控制,而是如同最精密的传感器和调和剂,实时感知着能量场中最细微的波动,并传递着和谐共振的意念,确保三股力量不会产生内耗。
舰桥内,银、绿、璀璨银三色光辉交相辉映,形成一个稳定旋转的能量漩涡。赵生源作为主导者,承受着最大的压力。他需要分心三用:维持“初始星火”框架的稳定与演算;引导并融合苏晚的星辰之力作为基底;还要与星萤的灵能保持深度同步。他的额头再次渗出能量汗珠,身体微微颤抖,但眼神却无比专注和坚定。
苏晚能清晰地感受到赵生源承受的重担,她尽可能地将自身力量控制得更加精纯、平稳,如同最可靠的后盾,默默支撑着他。她的生命星辰之力不仅稳定着能量场,更悄然滋养着赵生源因高度消耗而略显疲乏的精神与身体。
星萤则如同在惊涛骇浪中舞蹈的精灵,它的灵能触须敏锐地捕捉到一次极其细微的能量涟漪——那是赵生源意识海因过度负荷产生的一丝紊乱前兆。它立刻将一股清凉、宁静的灵能波动传递过去,如同最轻柔的安抚,同时调整自身谐振频率,帮助赵生源平复了那丝涟漪。
时间在无声的能量交融中流逝。三人之间,不仅仅是力量的融合,更是精神与意志的高度统一。一种难以言喻的默契在生成,他们仿佛能隐约感知到彼此的心绪波动,无需言语,便能做出最恰当的配合。
不知过了多久,赵生源构建的银色符文网络彻底稳定下来,它不再是纯粹的银色,而是融入了苏晚星辰之力的沉凝翠绿,脉络中流淌着星萤灵能的晶莹银辉。整个网络变得活了过来,如同一个拥有生命的复杂有机体,在不断地呼吸、律动、自我优化。
“凝!”赵生源低喝一声。
刹那间,三色光辉骤然收敛,完全融入那个变得无比凝实的能量网络之中。随后,网络无声无息地扩散开来,如同一个透明的气泡,以赵生源为中心,迅速扩大到将整个启明号笼罩在内。
从外部看,启明号似乎没有任何变化。但在更高维度的信息层面,启明号的“存在”已经变得截然不同。它不再是一个突兀的、与周围环境格格不入的“异物”,而是仿佛化作了乱星区狂暴环境的一部分——它的能量信号模拟着电磁风暴的波动,它的物质信息折射着小行星撞击的碎屑,它的空间坐标在动态迷彩的影响下呈现出一种模糊的、多可能性的叠加状态。
这不再是简单的隐藏,而是更深层次的“融入”与“模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