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堆人又随口闲聊了几句,话题不知不觉就转到了八卦上。
那位花白胡子的长辈像是忽然想起什么,感叹道,“说起来,军子你媳妇娘家那个上林村,年前可是出了件稀罕事。
听说有个妇人心善,机缘巧合帮了个下放回城的大官,结下了善缘。
现在那妇人一家都在整个芦苇昙的领导那里挂上了号,了不得啊!”
两个村子虽然只隔了一条河,两座山,但消息传递有时也是经过几个版本的了,在座的其他几位长辈似乎也隐约听说过这传闻,但也知之不详,此刻也都纷纷感叹。
“是啊,我也听说了,好像是王家人?”
“王家人也不奇怪,上林村大多数都是姓王的。”
“这运气真是没得说,帮了贵人,以后好处少不了。”
“谁说不是呢,这一家子往后怕是都要跟着沾光了。”
贺军听着,心里也是羡慕不已,这种天降的机缘,谁会不想呢!
他也压根儿没往自己丈母娘身上想,因为外面传言的版本太过夸大其词,且重点在那个大官身上,妇人只是衬托大官本事大的幸运儿。
说什么那妇人一家子鸡犬升天,跟着那大官享福去了,天天都能吃白面馒头。
传言和现实相差巨大,贺军怎么也不会想到那个传言中的妇人,会是他那个勤劳老实的丈母娘。
众人议论了几句那个幸运妇人的事,话题很快又转回到了庄稼收成,春耕准备这些。
毕竟,农民最关心的事情,就是土地和粮食了。
厨房里,有着陈小满拿出来的鸡和黑鱼,王桂英又使出了看家本领,中午这顿饭便弄得格外丰盛。
一盘红烧鸡块油亮诱人,一盆奶白色的黑鱼汤煮鱼片鲜香扑鼻,再加上一个腊肉炒蒜苗和几样时令小菜,一碟花生米,摆满了一张圆桌。
贺老五还特意拿出了自己珍藏的一瓶好酒给众人满上。
好菜配好酒,气氛很快就热烈起来,几位长辈吃得满意,喝得尽兴。
对贺军这个刚刚独立门户的晚辈自然也多了几分和气和鼓励,心里对贺婆子和贺老二那点小家子气更是看不上眼。
陈小满也被王桂英硬是请上了桌,原本她还想在偏房陪着女儿夏花一起吃。
贺老大和几位长辈坚持,说她是娘家妈,今天辛苦了,必须上座,推辞不得,她也只好客随主便。
席间,她也只是应付式地说了几句“军子年轻,往后还要请各位叔伯长辈多关照指点”之类的客气话。
大家自是满口答应,连连夸赞贺军老实肯干,夏花也是个好孩子,让他们放心。
一顿饭吃得宾主尽欢,下午,送走了几位长辈和贺老大。
陈小满心里存着事,便同王桂英说了几句,请她帮忙多照看着夏花母女,自己出来几天,得回家一趟。
王桂英自是满口答应,还让她自管把家里的事情忙完,夏花母女这里,有她看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