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两个伙计拿着东西匆匆离开,陈小满找了个街角的位置,盯着革委会的方向。
没过多久,就见革委会的大门里冲出一群人,手里拿着文件,神色严肃地往刘家所在的家属区赶去,队伍浩浩荡荡,脚步声在街道上格外响亮。
她的嘴角忍不住往上扬。
果然,只要提到“财物”,革委会的人绝不会坐视不管,那些金条足够让他们立刻行动。
没过多久,远处就传来一阵喧闹声,隐约能听到有人喊“开门”“搜查”,她知道,刘科长藏在衣柜下的金条,要守不住了。
等看到革委会的人从刘家院子里,把脸色惨白的刘科长和张翠押出来时,陈小满彻底放下心来。
她转身朝着纺织厂家属区的方向,走了没两步,又想起空间里那群越来越多的野鸡,脚步顿了顿,去找王桂兰前,正好绕去黑市一趟。
空间里的时间流速是外面的十倍,当初收进来的十几野鸡,不过一个多月,不仅孵出了一堆小野鸡,连最早一批小野鸡都能下蛋了。
现在空间里算上大小野鸡,足有一百多只,野鸡蛋都快装不下。
她想着卖掉些,既能腾地方,又能换点现钱。
黑市在城西的一条废弃的巷子里,只有上午开门,去晚了就散了。
陈小满找个没人的角落,进空间用麻袋装了十几只野鸡出来,加快脚步,走到路口拦了辆三轮车,报了黑市的位置。
车夫是个中年男人,看她穿着灰布褂子,脸上还有颗痣,只当是那家的当家妇人,没多问,蹬着车就往城西去。
二十多分钟后,三轮车停在废弃的巷子口。
这里看着破破烂烂,门口却有个叼着烟的男人放哨,见陈小满过来,抬眼打量了她一下:“买啥?”
“卖几只野鸡,再看看有没有家畜幼崽。”
陈小满压低声音,按照之前听人说的规矩回话。
放哨的男人点点头,侧身让她进去。
一进巷子,里面跟外面的冷清完全不一样——摊位沿着墙根摆了一圈,有人卖腊肉,有人卖手工布料,还有人偷偷摆着几袋粮食,大家说话都压着嗓子说话。
陈小满刚在墙根蹲下,就有个穿短打、腰间别着布口袋的汉子过来,眼神扫过她脚边的麻袋,哑着嗓子问:“新来的?交五毛摊位费,今天这块儿就归你,没人来抢。”
她没多话,从口袋里摸出五张皱巴巴的一毛钱递过去。
汉子接过钱捏了捏,又往麻袋口瞟了眼,见是裹得严实的野鸡,便没再多问,转身去下一个摊位收钱了。
陈小满解开麻袋口,把十几只羽毛油亮的野鸡挨个摆出来。
黑市里的规矩她早听人说过,这里的东西全不要票,但价钱得比供销社贵上至少两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