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我在上海有个女儿 > 第6章 暗夜明灯与家的铠甲

第6章 暗夜明灯与家的铠甲(1 / 2)

医院的夜,总有一种不同于外界的、独特的静谧。那不是乡村旷野万籁俱寂的自然安宁,而是一种被消毒水气味、偶尔响起的呼叫铃和医护人员轻悄却规律的脚步声包裹着的、充满了无形张力与生命思考的寂静。走廊顶灯散发着惨白而均匀的光,将墙壁、地面和偶尔推过的医疗器械车都照得纤毫毕现,却照不进人心底那片因未知而滋生的阴影。

苏晨的病房是单人间,这是肖霄执意要求的,他希望她能有一个相对安静、不受打扰的休养环境。此刻,已是深夜,窗外城市的灯火依旧璀璨,如同撒了一把碎钻在黑丝绒上,与病房内这片被圈起来的、带着药水味的白色空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苏晨穿着蓝白条纹的病号服,靠坐在摇起了些许角度的病床上,洗过的头发柔顺地披在肩头,脸色在灯光下显得比平日更加苍白,几乎与身后的枕头融为一体。但奇异的是,她的眼神却异常平静,甚至带着一种近乎澄澈的安宁,仿佛即将到来的不是一场充满风险的手术,而只是一次需要暂时沉睡的旅行。

肖霄坐在床边的椅子上,身体前倾,双手紧紧握着苏晨放在被子外的那只没有打点滴的手。他的手心有些汗湿,指尖冰凉,与苏晨干燥而温热的掌心形成反差。他已经在这里坐了快两个小时,嘴里反复叮嘱着一些琐碎的、甚至有些重复的注意事项,从明天早上禁食禁水,到手术后麻药过了可能会疼一定要按镇痛泵,再到他问了医生术后可以喝哪些汤他让家里阿姨提前煲好……他的语速比平时快,眼神游移,不敢长时间与苏晨平静的目光对视,仿佛只要不停地说话,就能驱散内心那几乎要将他淹没的恐惧和那来自公司、如同跗骨之蛆般的焦虑。

“……我都记住了,肖霄。”苏晨终于轻声打断了他,声音不高,却像一阵温和的风,瞬间抚平了他话语里那些毛躁的棱角。她反手轻轻回握了一下他那冰凉的手指,唇角甚至漾开一丝极淡、却无比真实的微笑,“你看你,比我还紧张。我就是去睡一觉,有刘主任那么好的医生在,不会有事的。”

她的镇定,不是强装出来的,而是一种历经了太多生活磨难、看透了生死无常后,沉淀下来的、向内求取的强大力量。这力量,在此刻,反而衬得肖霄的焦虑有些笨拙和……脆弱。

肖霄看着她那双仿佛能洞悉一切的眼睛,喉头一阵哽咽,所有故作坚强的话语都卡在了喉咙里。他低下头,将额头抵在两人交握的手上,肩膀几不可察地塌陷下去,泄露出他一直苦苦支撑的疲惫。“晨晨……我……”他想说“我怕”,但男人的自尊和作为支柱的责任感,让他无法将这两个字说出口。

苏晨伸出另一只没有输液的手,温柔地、一下下地梳理着他有些凌乱的头发,动作轻柔得像是在安抚一个受惊的孩子。“我知道,”她的声音像羽毛一样轻,却带着千斤重的理解,“我知道你心里装着事,不光是为我。是公司……遇到难处了吧?这几天你虽然不说,但电话不断,眉头就没松开过,回到家也总是一个人待在书房抽烟到很晚。”

肖霄猛地抬起头,眼中充满了惊愕。他以为自己掩饰得很好,却没想到一切早已被苏晨看在眼里。

“是……是有点麻烦。”在妻子清澈的目光下,他发现自己无法再隐瞒,也不想再独自硬撑这份沉重。他简略地,甚至带着几分颓丧地,将公司目前面临的困境说了出来——那批如同烫手山芋般积压的Vcd机,惨烈的价格战,突如其来的dVd技术冲击,以及由此引发的资金链危机。他没有过多提及决策的失误,只是陈述了现状,声音低沉,充满了前所未有的无力感。“……这次,可能真的有点难过去了。外面那些外资巨头,实力太强,模式太新,我……我感觉自己有点跟不上趟了。”

他说完,长长地吐出一口浊气,仿佛卸下了千斤重担,却又被更深的茫然所笼罩。他将脸埋在苏晨的手边,像一个迷途的孩子在寻找母亲的慰藉。

苏晨静静地听着,脸上没有任何惊讶或者责备的神情。她只是更紧地握住了他的手,目光投向窗外遥远的灯火,似乎在思考着什么。病房里再次陷入寂静,只有监测仪器规律的、微弱的滴答声。

过了好一会儿,就在肖霄以为她已经睡着,或者不知该如何回应时,苏晨却突然开口了,声音依旧轻柔,却带着一种奇异的、切入要害的清晰:

“肖霄,我记得你以前跟我提过,那个‘百安居’超市,还有‘赛科’电器,他们卖东西,都是摆在很大的场子里,明码标价,自己看,自己选,对吧?”

肖霄有些茫然地抬起头,不明白她为什么突然提起这个。“是……是这样。他们讲究的是标准化,开架自选,规模效应。”

“那……如果有人买了他们的东西,比如……一个大一点的灯具,或者一套组合柜子,运回家,发现不会装,或者装起来很麻烦,他们管不管?”苏晨转过头,看着肖霄,眼神里闪烁着一种属于她自己的、源自生活最朴素质感的智慧光芒。

“这个……”肖霄愣了一下,仔细回想了一下戴维·王的介绍和自己了解到的情况,“他们……好像主要是负责卖货。安装……可能需要顾客自己找工人,或者他们有一些合作的安装服务,但应该是要另外收费的,而且响应未必及时。他们的优势在于价格和品类齐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