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我在上海有个女儿 > 第44章 苏州河畔的暖阳

第44章 苏州河畔的暖阳(2 / 2)

苏州,这座以园林闻名的古城,在秋日阳光下显得格外宁静婉约。他们没有选择那些名气最大、游客最多的园林,而是去了相对清静的耦园。粉墙黛瓦,曲径通幽,亭台楼阁,移步换景。晓梦像一只被放出笼子的小鸟,在假山池塘间穿梭,对什么都充满好奇。她趴在美人靠上,看着池塘里游动的锦鲤,掏出画本认真地画了起来。

肖霄和苏晨跟在后面,脚步缓慢。阳光透过稀疏的竹林,洒下斑驳的光影。周围很安静,只有风吹过竹叶的沙沙声和远处隐约的评弹声。他们之间很少说话,但那种沉默,不再像之前那样令人窒息,反而有一种共同陪伴的安宁。

“这里……真安静。”苏晨轻声说,目光掠过一处精巧的漏窗。

“嗯。”肖霄应道,他看着苏晨被阳光镀上一层金边的侧脸,长长的睫毛在眼下投下淡淡的阴影,心中那股想要靠近却又被无形绳索拉扯的矛盾感再次涌起。他强迫自己移开目光,看向不远处正埋头画画的女儿。

“你看晓梦,”苏晨顺着他的目光看去,嘴角噙着温柔的笑意,“她画得多认真。”

肖霄走过去,蹲在晓梦身边。画纸上,假山、亭子和游鱼的轮廓已经初具雏形,虽然笔法稚嫩,却充满了童趣和观察力。“我们晓梦以后说不定能当个大画家。”肖霄由衷地赞叹。

晓梦抬起头,小脸上满是认真:“爸爸,我喜欢画画。可以把看到的好看的东西都画下来。”

“好,喜欢就好好画。”肖霄鼓励道,“爸爸支持你。”

下午,他们去了平江路,坐上了乌篷船。船娘唱着软糯的江南小调,摇着橹,小船在狭窄的河道里缓缓穿行。两岸是古老的民居,石阶延伸入水,有妇人在河边浣洗,炊烟袅袅升起。晓梦靠在肖霄怀里,指着水面上游过的鸭子,咯咯直笑。肖霄搂着女儿,感受着她小小的、温暖的身体依偎着自己的信任和依赖,心中那片冰冷的角落,仿佛也被这秋日的暖阳和眼前的温情一点点融化。

苏晨坐在对面,看着父女俩亲密无间的样子,眼眶微微湿润。她拿出带来的旧海鸥相机,小心翼翼地调整着焦距,按下了快门。她要记录下这珍贵的一刻。

傍晚,他们在山塘街的一家老字号吃了地道的苏帮菜——松鼠鳜鱼、响油鳝糊、清炒虾仁。晓梦吃得小嘴油汪汪的,直说好吃。肖霄看着她们,心中充满了前所未有的平静和满足。他给苏晨夹了一筷子菜,动作自然了许多。苏晨抬头看他,眼中闪过一丝惊喜和柔情。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他们沿着山塘河慢慢往回走,准备去火车站返回上海。河两岸的红灯笼次第亮起,倒映在墨色的水面上,流光溢彩。晓梦玩累了,趴在肖霄的背上睡着了,小脑袋耷拉在他的肩头,呼吸均匀而绵长。

苏晨走在肖霄身边,看着丈夫背着女儿的宽厚背影,听着他沉稳的脚步声,心中被一种巨大的幸福感填满。她轻轻挽住了肖霄空着的那只胳膊。

肖霄的身体几不可察地僵了一下,但这一次,他没有躲开。手臂上传来的苏晨身体的温度和柔软的触感,以及她全然信赖的依偎,像一股暖流,终于冲垮了他心中那堵由猜疑和恐惧筑起的、摇摇欲坠的冰墙。

陈国平恶毒的面孔和话语,在这一刻,似乎被眼前这真实而温暖的幸福驱散得遥不可及。无论过去发生了什么,那都不是苏晨的错。她是受害者,是承受了更多苦难的人。而他,作为她的丈夫,应该做的是保护她、治愈她,而不是用无端的猜忌去伤害她。

他停下脚步,侧过头,看着苏晨在灯笼光影下显得格外柔美的脸庞,轻声地、仿佛用尽全身力气般说道:“晨晨……对不起……这段时间,让你担心了。”

苏晨抬起头,眼中水光潋滟,她摇了摇头,将他的胳膊挽得更紧:“回来就好。我们一家人在一起,比什么都好。”

没有追问,没有解释,只有全然的包容和理解。

肖霄的心中猛地一松,仿佛卸下了千斤重担。他知道,那根刺还在,或许永远不会完全消失,但他已经找到了与它共存的方式,那就是用更多的爱、信任和陪伴去包裹它,消磨它。

他背着熟睡的女儿,挽着挚爱的妻子,走在苏州古街温暖的夜色里。秋风拂面,带着桂花残留的余香。这一次的家庭旅行,短暂而平凡,却像一道强光,照进了他们彼此封闭的内心,真正意义上开始了创伤的愈合。未来的路还很长,但至少在这一刻,他们紧紧相连,无所畏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