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我在上海有个女儿 > 第17章 隔墙的耳与融化的冰

第17章 隔墙的耳与融化的冰(2 / 2)

这些她从未想过会与自己家联系在一起的词语,如同冰冷的炮弹,一颗接一颗地在她脑海中炸开!原来……原来父亲每天深锁的眉头、深夜不熄的灯光、母亲隐藏的忧惧……背后竟然是如此可怕的危机!原来这个看似安稳的新家,一直站在悬崖边缘!原来父亲之前受的伤,根本就是……

而父亲最后那句话——“我拼了命,也会保住这个家,保住你和晓梦”……“我欠你们的太多了”……

像一道强烈的闪电,骤然劈开了她心中那层厚厚的、由委屈、怨恨和误解筑成的冰壳!

一直以来,她只看到了父亲的“缺席”,只记住了母亲独自抚养她的艰辛,只感受到了自己因“没有爸爸”而承受的屈辱。她将所有的怨气都发泄在这个突然出现的、试图弥补的男人身上,认为他的所有示好和补偿都是虚伪和徒劳。

可她从未想过,父亲可能也有着无法言说的苦衷?从未想过,他此刻正在外面承受着如此巨大的压力,甚至面临着公司破产、家庭再次陷入困境的危险?更从未想过,他在自身难保的情况下,首先想到的,竟然是用尽全力“保住这个家”,甚至说出“拼了命”这样的话……

她忽然想起了父亲那次重伤归来后的虚弱,想起了他偶尔看着她时,那小心翼翼又带着深切愧疚的眼神,想起了他即使公司处境艰难,也从未削减过家里的开支,甚至总是试图给她和母亲更好的……那些她曾经不屑一顾、甚至感到厌烦的“讨好”,此刻回想起来,竟然带上了一种笨拙而悲壮的色彩。

隔着一堵薄薄的墙,她仿佛能看到父亲紧锁的眉头和疲惫却坚定的眼神,能感受到母亲无声的泪水与依赖。一种前所未有的、复杂的情绪如同潮水般冲击着她十五岁的心灵——有震惊,有恐惧,有恍然大悟,更有一种酸楚的、缓慢升腾的……动容。

她一直以为父亲是强大的、无所不能的(或者说,应该是无所不能的),所以才会对他过去的缺席无法原谅。直到此刻,她才第一次如此真切地感受到,父亲也是一个会疲惫、会无助、会害怕,却依旧选择咬牙硬扛的普通人。他并非无所不能,他只是在用他所能做到的一切,甚至是他的生命,在守护着这个刚刚团聚的家。

冰封的心湖,在这一刻,终于发出了细微却清晰的碎裂声。

卧室内的谈话声渐渐低了下去,变成了模糊的絮语,最终归于沉寂。灯熄灭了。

晓梦却依旧僵硬地靠在床头,黑暗中,她睁大眼睛,毫无睡意。手里的书早已滑落在一旁。窗外的月光透过窗帘缝隙,在地板上投下一道苍白的光带。

那一夜,她很久很久都没有睡着。父亲那句“拼了命也会保住这个家”的话语,反复在她耳边回荡。她第一次没有将其视为一种虚伪的承诺,而是听出了其中沉甸甸的分量和……绝望般的决心。

第二天是周六。晓梦起床后,显得有些沉默寡言,但那种沉默,与往日的抗拒和冰冷有所不同,似乎多了一丝心事重重和若有所思。

吃早饭时,她依旧没有看肖霄,也没有说话,但却下意识地,将桌上那碟唯一的、母亲刚煎好的、金黄的荷包蛋,用筷子轻轻地、推到了靠近肖霄的那一边。

这个细微至极的动作,几乎无人察觉,却让一直暗中留意着女儿的肖霄,拿着筷子的手猛地一顿。他抬起头,有些难以置信地看向晓梦。

晓梦却立刻低下头,飞快地扒拉着碗里的白粥,耳根却不受控制地微微泛红。

苏晨也注意到了这个微小的变化,她看了看女儿,又看了看丈夫眼中那瞬间涌起的、难以置信的激动和小心翼翼,心中百感交集,默默地将一切看在眼里。

早餐桌上的空气,似乎悄然发生了一丝改变。虽然依旧没有言语交流,但那坚硬的、冰冷的隔阂,仿佛被那无声推移的一碟荷包蛋,融化了一个小小的缺口。

阳光透过窗户,照进客厅,空气中的尘埃在光柱中缓缓飞舞。希望的光芒,似乎终于开始,照进少女曾经紧闭的心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