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 青石镇(1 / 2)

蕴理沙晶,就像是一位严苛至极的老师,将“混乱寂灭”这一大类“理”的深层奥义,以一种近乎粗暴的方式,烙印在了他的灵魂深处。

他“看到”了混乱中并非绝对无序,而是在无数微小层面遵循着某种更底层的、动态的平衡与转化规律。

他“感受”到寂灭并非纯粹的终结,其中蕴含着“物极必反”、“由死向生”的微妙契机,只是这契机藏于毁灭的尽头,极难把握。

他“理解”了沉重的本质是物质与能量的高度凝聚与引力规则的体现,而磨蚀则是能量与物质在特定规则下进行的微观层面剥离与转移。

时间在深度悟道中悄然流逝。

叶玄周身的气息愈发沉静,他不再刻意引动任何力量,但坐在那里,就仿佛与洞穴的岩石、流淌的河水、乃至空气中弥漫的古老灵气,都建立起了一种微妙的联系。

他似乎能“听懂”岩石亘古的沉默,“理解”水流奔涌不息的意志,“感知”灵气粒子跃动的韵律。

这种状态,并非假物境的“掌控”,而是一种更深层次的“沟通”与“理解”。

他仿佛触摸到了天地万物那层无形的“面纱”,虽然还未能力量将其掀开,却已能隐约感知到其后流淌的、构成世界基础的法则之河。

他对于如何“假借”万物之“理”,有了系统性的、源于本质的认知。

当他再次睁开眼时,眸中一片清明,仿佛能映照出事物表象之下隐藏的规则脉络。

他心念微动,并未调动多少元力,只是对着身旁一块普通的岩石,屈指一弹。

一道极其细微、几乎不可察觉的波动落在岩石表面。

下一刻,那块岩石内部传来一阵极其轻微的、如同沙砾摩擦的“沙沙”声,其表面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变得粗糙、风化,最终化作一蓬细沙,簌簌滑落。

这是他理解了这块岩石内部结构最脆弱的“节点”及其风化的“理”,并以自身一丝蕴含“磨蚀”意境的元力为引,极大地加速并引导了这一自然过程。

“虽未破境,但前路已明。”叶玄轻声自语,脸上露出一丝欣慰。假物境的大门,对他而言已经打开,只待他积累足够深厚,对更多种类的“理”有了广泛而深入的了解,便可水到渠成,推门而入。

此番地下洞天之行的最大收获,是明确了方向,夯实了通往更高境界最关键的基石——对“理”的深刻认知和运用之法。

他站起身,最后看了一眼这片给予他关键领悟的福地,转身向着感应到的出口方向,稳步而去。

是时候重返中州,在那纷扰红尘、万丈风云中,继续他的“观物悟理”之路了。

他沿着地下河向上游方向行去。水流的方向,或许能找到出口。

行进了约莫大半日,前方出现了岔路,一条继续沿河,另一条则指向一处有明显人工开凿痕迹、布满破碎禁制残痕的洞窟。

略一沉吟,叶玄决定前去一探。他收敛所有气息,如同鬼魅般潜入那处残破洞窟。

洞窟内部比想象中宽阔,到处是倒塌的石柱和碎裂的玉砖,墙壁上残留着早已失去灵光的壁画,描绘着一些古老的祭祀或修炼场景,风格粗犷古老,与他所知的中州各派风格迥异。

叶玄在洞窟中搜寻了半日,却没有任何收获,不再停留,叶玄转身离开这处残破洞窟,继续沿着地下河向上游寻找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