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看山,不仅仅是山。
他长时间驻足于巍峨山峦之前,神识细细感知着山体的脉络、岩石的纹理、甚至地脉的微弱搏动。
他尝试理解“厚重”与“承载”的真意,元力运转间,不再仅仅是为了移动或破坏山石,而是尝试与山岳的“理”共鸣。
他一掌按在崖壁,元力并非蛮横冲击,而是如同溪流渗入岩缝,循着岩石内部最本源的结构节点缓缓蔓延。
数日之后,他掌心所按之处的岩石,其内部结构竟在他元力的长期浸润与引导下,发生了极其细微的改变,变得更加致密,甚至隐隐泛出一层玉石般的光泽。
这是对“大地之理”更深层次的理解与应用,虽不能移山倒海,却已能微调其性。
他遇水,不仅仅是水。
他在一条奔腾的大河边结庐而居半月之久。每日观潮起潮落,看漩涡生灭,感受水流那至柔至韧、无孔不入的特性。
他立于激流之中,不再仅仅满足于借力卸力,而是尝试去“理解”每一道水流的情绪与意志。
他的元力开始模拟水之千变万化,时而如涓涓细流般渗透,时而如惊涛骇浪般冲击。
他甚至能短暂地让身周一小片区域的河水违背常理,向上倒流数息,这是初步干扰了局部水之流动的“理”。
他观察一棵古树的年轮,感悟岁月与生长的痕迹;他凝视一朵野花的开合,体味生机与寂灭的轮回。
他行走在荒漠,理解“干燥”与“死寂”;他沐浴在暴雨中,感受“滋润”与“洗涤”。
万物皆有其理,他如同一个最虔诚的求道者,孜孜不倦地汲取着天地自然的馈赠。
这种积累并非一蹴而就,进展缓慢,甚至时常感到晦涩难明,但他心志坚定,乐在其中。
体内元力在这种持续的感悟中,变得更加精纯、灵动,与周围环境的亲和度越来越高。
所有意境除杀戮意境外,也因对万物本质的洞察而愈发深邃圆融,运转起来更加得心应手。
他甚至感觉,自己对那页《基础佛理》金纸上提及的概念,也有了那么一丝模糊的、基于“理”的理解。
这一日,他进入了一片名为“雷鸣山脉”的地域。此地终年雷云密布,电蛇乱舞,空气中弥漫着狂暴的雷属性灵气。
叶玄在此停下了脚步。雷霆,乃是天地间至阳至刚、代表毁灭与新生的力量,其“理”必然狂暴而深邃。
若能有所领悟,对他完善自身之道,尤其是理解能量生灭、阴阳转化的极端表现,大有裨益。
他寻了一处位于半山腰、能俯瞰大片雷云的山洞暂居。每日,他都在洞口静坐,凝视着天际那不断生灭的雷霆。
与感悟山水不同,雷霆的“理”更加暴烈,难以亲近。
他的神识稍一靠近雷云,便感到针扎般的刺痛,那毁灭性的意志几乎要将他的感知撕碎。
他并不强求,只是耐心地、一次次地尝试,如同打磨璞玉,一点点地适应,一点点地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