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仙神轮回编 > 第428章 万家灯火

第428章 万家灯火(2 / 2)

由此,文明的发展进入了一种新的模式:基于共享虚构的共同目标 → 激发协作与创新 → 克服困难产生实际成果 → 强化共享虚构的信念 → 孕育更大胆的虚构与目标。这是一个强大的正反馈循环。

得益于阿努纳吉所赐予的系统性知识基石与“虚构”能力带来的爆炸性协作创新,人类文明的复苏与演进速度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峰值。从能量护罩升起、知识之门洞开算起,到如今,不过短短百年光阴,其取得的成就却远超过去千年的积累。这百年,是一个将神授知识迅速消化、吸收、并付诸实践的百年,其核心驱动力,来自于对能源的根本性掌控。

阿努纳吉的知识体系,如同预先编译好的文明法典,其关于能量转化、电磁本质、材料科学的深邃原理,远超蒸汽时代的懵懂摸索。在能量护罩提供的稳定环境下,在“共同虚构”所编织的“重建辉煌”、“点亮未来”等宏大叙事激励下,幸存的人类学者与工程师们迅速将理论转化为蓝图,将蓝图锻造成现实。他们跳过了冗长的试错阶段,直接指向了最有效的路径——大规模利用电力。

基于对热能、机械能、化学能转化的精妙理解,最初的动力之源被多点激发。

在靠近地质活动区域的庇护城,深入地壳的热能通过高效热交换系统被提取,驱动巨大的涡轮机组。

即便外界河流多已枯竭或变质,护罩内依靠能量循环维持的人工水体、或被重新发现的地下暗河,都成为了稳定的动力来源。精巧的涡轮设计最大化地利用了有限的水流。

利用新农业技术培育的高能效作物残渣、乃至特定有机废料,在密闭反应炉中高效燃烧或催化分解,产生驱动蒸汽轮机或直接发电的能量。

交流电、高压输电、电网同步。尽管材料稀缺,但基于新冶金术合成的新型导体、绝缘材料,以及对系统稳定性的深刻认知,使得在主要庇护城市内部及之间构建起初具规模的互联电网成为可能。

那三座宏伟的高塔,似乎不仅是“虚构”能力的源泉,其本身也散发着一种奇异的能量场,潜移默化地稳定着周边的电磁环境,降低了远距离输电的损耗与风险。

电力的普及,如同为沉寂的文明躯体注入了狂暴而精准的电流,彻底改变了一切。

电动马达取代了笨重的人力畜力,工厂里的机床转速飙升,精度提高,流水线得以真正实现。标准化、规模化生产不再是梦想,为重建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物资。

巨大的人工光照棚内,作物生长周期被精确控制;电动泵保障了水肥的高效循环;温控系统营造出最适宜的环境。农业摆脱了看天吃饭的宿命,走向工业化生产,终于能够支撑起聚集地的人口。

夜幕降临,护罩之下不再是绝望的黑暗。电灯驱散了阴影,延长了人们活动与学习的时间,也驱散了末世以来积压在心头的恐惧。希望,第一次变得如此明亮而具体。

电报线沿着新兴的交通线铺设,将分散的庇护城重新连接起来,信息传递的速度首次超越了实体移动的速度。初步的无线电实验也在进行中,预示着更广阔连接的可能。

电力为更精密的科学实验提供了可能。高功率显微镜、光谱分析仪、早期计算设备……研究手段的升级,反过来又加速了对阿努纳吉知识的解读。

这绝非简单的技术迭代,而是一次文明的跃迁。它直接从一个挣扎于黑暗时代边缘的破碎文明,跳过了所有的工业革命,一步踏入了电气时代的明亮与高效。电力网络成为了文明新的血管,输送着能量与活力,也为下一个更具颠覆性的时代——信息时代,悄然铺平了道路。

也从这一刻开始,漆黑的末日被真正刺破。遥望远方,所见的,或许已不再是万古长夜。在那被致命阳光诅咒的荒芜大地上,几处巨大的能量护罩如同沉浮的明珠,其内灯火璀璨,星罗棋布,勾勒出文明倔强重生的轮廓。

万家灯火,于此末世,终得重燃。

(这部小说现在不好写,自己还是太差了。确实我可以叫ai写,我觉得用它来润色就行了……还是先完成第三部小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