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都市重生 > 渔猎东北:从街溜子到山海王 > 第156章 风波过后心更定,守护小家意志坚

第156章 风波过后心更定,守护小家意志坚(1 / 2)

正月初二的阳光,似乎比往常更加明媚温暖,金灿灿地洒在靠山屯的积雪上,反射出耀眼的光芒。屯子里拜年的人流依旧络绎不绝,欢声笑语充斥着每个角落,仿佛昨夜那场无声的雷霆行动从未发生过。

孟家老屋里,气氛却比前两日更加轻松祥和。王秀娥和韩晶晶并不知道具体发生了什么,只以为是孟礼欢北京来的朋友(指秦海龙)路过拜访,又匆匆离开了。但她们能感觉到,孟礼欢眉宇间那丝若有若无的凝重彻底消散了,整个人如同卸下了千斤重担,变得格外舒展和从容。

“今儿个天儿真好!”孟礼欢伸了个懒腰,走到院子里,深吸一口清冷新鲜的空气,只觉得通体舒泰。他看着正在院子里追逐嬉闹的丫蛋和海娃,看着屋檐下挂着的一串串红辣椒、金黄的玉米棒子,还有那贴着倒“福”字的屋门,心里被一种前所未有的踏实感和幸福感填满。

这场突如其来的危机,如同一场猝不及防的寒流,虽然被他巧妙地化解于无形,但也给他敲响了警钟。财富和成功,在带来荣耀和便利的同时,也可能招来恶意的觊觎和危险。尤其是在这相对淳朴却也藏污纳垢的乡野之地,他必须更加警惕,更有力地守护好自己的小家。

“爹,堆雪人!”丫蛋跑过来,抱着他的腿,仰着红扑扑的小脸央求。

“好!堆雪人!”孟礼欢弯腰一把将女儿抱起,扛在肩头,又对蹒跚走来的海娃伸出手,“走,儿子,咱们堆个全屯最大的雪人!”

爷仨在院子里热火朝天地忙活起来。孟礼欢用铁锹铲来最干净的积雪,用力拍实,垒出胖乎乎的身子和大圆脑袋。丫蛋找来两颗黑亮的煤块当眼睛,海娃贡献了自己舍不得吃的胡萝卜当鼻子。王秀娥笑着从屋里找出顶破草帽给雪人戴上,韩晶晶则拿来一条旧的红围巾,仔细地系在雪人脖子上。

一个憨态可掬、带着浓郁乡土气息的雪人很快矗立在院子中央,成了孩子们新的玩伴。孟礼欢看着妻子和孩子们围着雪人欢笑的模样,守护这份平凡的幸福,就是他此刻最坚定的信念。

下午,孟礼兵悄悄过来了,脸上带着压抑不住的兴奋和后怕。

“欢哥,都处理干净了!”他压低声音,难掩激动,“秦长官他们把人直接带走了,说是性质恶劣,证据确凿,肯定要从重从严处理!三梆子那几个王八蛋,这下算是彻底栽了!”

孟礼欢点了点头,脸上没什么表情,只是淡淡地问:“屯里没什么风声吧?”

“没有!秦长官他们手脚干净利索,根本没人察觉!大家都还蒙在鼓里,以为三梆子他们是出门耍钱或者又去县里鬼混了呢!”孟礼兵佩服地说,“还是欢哥你沉得住气,布的这个局,简直神了!”

孟礼欢拍了拍他的肩膀:“兵子,这次多亏了你和兄弟们。这份情,我记着了。”

“欢哥你说这话就外道了!”孟礼兵胸膛一挺,“咱们是兄弟!再说了,保护嫂子和侄子侄女,那不是应该的嘛!”

送走孟礼兵,孟礼欢独自在院子里站了一会儿。除掉了几只嗡嗡叫的苍蝇,固然痛快,但他想的更远。三梆子他们固然可恨,但其堕落,除了自身原因,也与屯里部分年轻人无所事事、看不到希望有关。他孟礼欢如今有能力了,是不是可以为改变这种现状做点什么?

这个念头在他心里埋下了一颗种子。

接下来的几天,年节的气氛依旧浓厚。孟礼欢彻底放下了所有心事,全身心地陪伴家人,享受着这难得的悠闲时光。

他带着丫蛋和海娃去屯子边的冰面上抽“冰嘎”(陀螺),看着小小的陀螺在冰面上飞旋,发出“嗡嗡”的声响,孩子们兴奋得小脸通红。

他陪着韩晶晶在暖洋洋的炕头说话,听她絮叨着屯里新近的家长里短,感受着新生命在腹中胎动的神奇。

他还跟着王秀娥学做地道的粘豆包,虽然手法笨拙,包出来的豆包奇形怪状,逗得大家哈哈大笑,但那亲手参与制作的过程,却充满了温馨的乐趣。

他也开始有意识地将自己在北京、上海的见闻,用最朴素的语言讲给家人和前来串门的乡亲们听。不是炫耀,而是开阔大家的眼界,让他们知道外面的世界正在发生怎样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