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的阳光已经带上了几分灼人的力度,海面像一块巨大的、微微起伏的蓝绸子,反射着碎金子般的光斑。“海龙号”和“探索一号”并排航行在熟悉的渔场上,柴油机发出沉稳的轰鸣,拖网在船后犁开两道白色的水痕。空气中弥漫着海水、柴油和鱼腥混合的、渔家人最熟悉的味道。
孟礼欢站在“海龙号”的船头,眯着眼睛观察着海鸟的动向和水面的颜色。他穿着一件洗得发白的海魂衫,古铜色的皮肤在阳光下泛着健康的油光。成为“孟顾问”已经有一段日子了,他的生活似乎并没有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依旧是那个带领船队出海、为生计奔波的渔民头儿。只是偶尔在夜深人静时,摩挲一下那本深蓝色的军官证,或者在收到秦海龙寄来的内部资料时,才会清晰地意识到自己肩头多了一份不一样的责任。
“欢哥,看那边!鸟群!”孟礼兵在驾驶室里喊道,指着右前方一片盘旋聒噪的海鸥。
孟礼欢举起望远镜看了看,摇摇头:“是鲐鲅群,个头不大,让‘探索一号’去围吧,咱们往前再探探。”他现在更倾向于寻找价值更高的鱼种,或者探索新的渔场,这既是经济效益的考量,也隐隐契合了他“顾问”身份所需的情报收集本能。
两条船分开行动。“海龙号”继续向着东南方向,朝着水深流急、平时较少涉足的海域驶去。孟礼欢凭借着经验和直觉,感觉这片区域应该藏着好东西。
果然,在接近一片海底有暗礁隆起的水域时,探鱼仪上出现了密集的鱼群信号,看形态和深度,很可能是价格不错的黑鲷或者黄鱼。
“下网!慢拖!”孟礼欢果断下令。
船速减慢,巨大的拖网被缓缓放入海中。船员们各就各位,熟练地操作着。然而,就在网具即将到位的时候,一个熟悉的、圆滚滚的身影突然出现在船侧不远处的海面上,背甲上那黄褐相间的美丽斑纹在阳光下格外醒目。
是那只玳瑁!
它似乎比以前更通人性了,并不惧怕庞大的渔船,反而优雅地划动着鳍肢,绕着“海龙号”游了小半圈,然后停在了船头正前方,昂起头,发出了几声短促而清晰的“嗬嗬”声,像是在打招呼,又像是在催促。
“嘿!老伙计!你又来了!”孟礼欢又惊又喜,扶着船舷弯下腰,对着玳瑁喊道。船上的船员们也纷纷围过来,好奇又敬畏地看着这神奇的一幕。这只玳瑁每次出现,都伴随着好运,早已被船队视为福星。
那玳瑁见孟礼欢注意到了它,便不再停留,调转方向,开始不紧不慢地朝着东南偏南的方向游去,游一段便回头看看,示意跟上。
“欢哥,这…网还拖着呢…”一个船员有些迟疑。
孟礼欢看着玳瑁那明确无误的指引,又看了看探鱼仪上那片诱人的鱼群信号,心里瞬间做出了决断。鱼群随时可以再来,但这玳瑁的指引,绝不会是无的放矢!
“起网!”他斩钉截铁地命令,“跟上它!慢速!”
“起网?!”众人都是一愣,这眼看着到手的收获不要了?
“听欢哥的!快!”孟礼兵对孟礼欢有着盲目的信任,立刻执行。
船员们虽然不解,但还是迅速行动起来,将刚刚下好的拖网又重新绞了上来,网里已经能看到一些惊慌跳跃的鱼影,但此刻也顾不上了。“海龙号”调整航向,降低速度,远远地跟在了那只玳瑁后面。
这一跟,就是大半天。他们已经驶离了传统的渔场,进入了平时很少涉足、接近公海边缘的海域。这里的海水颜色变得更加深邃,近乎墨蓝,海浪也似乎更大了一些。周围几乎看不到其他渔船的影子,只有无边无际的蔚蓝和孤独的海鸟。
船员们开始有些不安和嘀咕。
“欢哥,这都到哪儿了?再往前可就是公海了…”
“这老龟要把咱引到啥地方去啊?别是迷路了吧?”
孟礼欢心里也有些打鼓,但他相信这只通灵玳瑁。他稳住心神,命令道:“保持航向,注意观察!”
终于,在夕阳将海面染成一片瑰丽金红的时候,前方出现了一片星星点点的礁石群岛,像是散落在蓝丝绒上的黑珍珠。那玳瑁绕过最大的一座岛屿,在一个背风的、水色略显浑浊的湾口停了下来。它回头朝着“海龙号”的方向,发出了几声悠长的、带着某种圆满意味的叫声,然后一个优雅的翻身,潜入了深不见底的海水中,消失不见。
“停船!下锚!”孟礼欢立刻下令。他走到船边,仔细观察着这片水域。这里水深估计有几十米,水下地形复杂,礁石林立,水流也显得有些诡异。探鱼仪打开,屏幕上显示的信号却有些杂乱,不像是有大规模鱼群的样子。
“不是鱼群…那它带我们来这里干什么?”孟礼兵疑惑地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