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龙号”和“海龙二号”如同两位满载而归的凯旋勇士,在夕阳的余晖中缓缓驶入靠山屯的小码头。
那深重的吃水线,本身就是无声的捷报,瞬间吸引了码头上所有人的目光。
卸货的过程变成了一场轰动全屯的展示。
当那一筐筐乌黑肥硕、肉刺鼓囊的顶级海参被抬下来时,惊呼声此起彼伏;当那条色彩斑斓、体型惊人的老虎斑被四五个人吭哧吭哧地搬上岸时,围观的人群眼睛都直了;紧接着是满舱银光闪烁的沙丁鱼和金灿灿的小黄鱼;最后是那些活力十足、闪烁着金属光泽的剑鱼…每一样渔获都引来一阵啧舌和赞叹。
“俺的娘诶…这…这是掏了龙王爷的宝库了?”
“看看那大斑鱼!这辈子没见过这么大的!”
“这得卖多少钱啊…”
“欢子这运气,真是没谁了!”
孟礼欢没有让人抬下那个用帆布紧紧包裹的龙涎香,这东西太扎眼,价值也过于惊人,他打算悄悄处理。但仅凭明面上的这些收获,已经足以让孟家再次成为全屯的焦点。
结账分钱的时候,船员们一个个脸上笑开了花。孟礼欢说话算话,除了固定的工钱,扎海参的两成奖金也当场分发下去,厚厚一沓沓钞票拿到手里,那实实在在的分量,让所有的惊险和疲惫都化为了乌有。新来的石墩子、水生和马小军摸着那从未赚到过的巨款,手都在抖,激动得说不出话,只知道咧着嘴傻笑。
连续几天的紧张和出海,加上最后的丰收与惊险,孟礼欢也觉得精神有些疲惫。海上收获虽丰,但终究不是长久紧绷的活儿。他决定给船员们放几天假,也让船只进行一次检修保养。
回到家,卸下满身的风尘和海腥气,孟礼欢彻底放松下来。家里的温暖和安宁,与海上的波澜壮阔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王秀娥早就烧好了热水,看着他明显瘦了些的脸颊,心疼地直念叨:“快洗洗,瞅瞅这造的,脸上都皴了!锅里热着饭菜呢!”
韩晶晶抱着胖乎乎的海娃,倚在门框边看着他,眼里满是温柔和思念。小丫蛋则像个小炮弹一样冲过来,抱住他的腿,仰着小脸叽叽喳喳地说着:“爸爸!船!大鱼!”
洗个热水澡,换上干净舒爽的家常衣服,再吃上母亲做的热乎饭菜,孟礼欢感觉浑身的毛孔都舒展开来,一种难以言喻的安逸和满足感包裹着他。
接下来的两天,他几乎寸步不离家。白天,他就陪着丫蛋在院子里玩,给她用木头削小木船,讲海里的故事;要么就抱着儿子海娃,看着那小东西咿咿呀呀地吐泡泡,挥舞着小拳头,心里软得一塌糊涂。他会帮着王秀娥喂鸡、收拾院子,或者跟父亲孟繁林聊聊接下来的打算,听听老人的意见。
韩晶晶脸上的笑容也多了起来,丈夫能在身边,就是最大的安心。晚上,她会特意炒两个好菜,一家人围坐在炕桌边,气氛温馨融洽。
这种平淡琐碎的家庭生活,像是最好的舒缓剂,抚平了孟礼欢因海上搏击而紧绷的神经。他看着妻子在灯下越发温润的侧脸,看着孩子们天真无邪的睡颜,觉得所有的冒险和拼搏,都有了最坚实的意义。
然而,这种温馨宁静,到了夜深人静、孩子们都睡熟后,却面临了一点小小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