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2章 金霞初现,前路微明(1 / 2)

时光在深沉的修炼中悄然流逝,转眼便是月余。

锐金峰洞府内,星辉光茧已不如初时那般刺目耀眼,转而内敛,如同呼吸般明灭不定,与盘坐其中的向之礼气息完美交融。

他眉心的三颗古神星点缓缓旋转,稳定而深邃,不再有初突破时的浮华。

这月余时间,他并未急于求成地去冲击更高境界,而是将全部心力用于巩固三星初期的修为,以及初步修习《太乙金章》中部记载的两门神通。

“庚金破虚指”的修炼,比他预想的还要艰难。

此法要求将一身锋锐道韵,于瞬息间压缩凝聚于指尖方寸之地,迸发出洞穿虚空的极致锋芒。

初时,他往往顾此失彼,不是道韵凝聚不足,指风涣散,便是控制不稳,险些伤及自身经脉。

反复失败下,他并不气馁,只是以更强的耐心,一次次调整星力运转的频率与道韵压缩的力度。

从最初指尖只能泛起微不可察的金芒,到如今已能勉强凝出一道寸许长的、略显虚幻的暗金指影,虽距离“破虚”之境相差甚远,但总算窥得门径,指风过处,能在坚硬的试功石上留下清晰的孔洞。

而“金霞遁”的修炼,则又是另一番光景。

此遁法需引动周天星辰之光,化入自身星力,形成一道护身金霞,遁速快慢,与对星辰之光的感应、转化效率直接相关。

这对身负先天金骨、修炼《古神九星诀》的向之礼而言,反倒比“庚金破虚指”更容易上手些。

月余苦功,他已能初步在体表凝聚一层薄薄的、流淌不定的淡金色霞光,施展之时,身形模糊,速度比之《星磁元光》快了近倍,且更具堂皇正大之势,少了些许诡秘,多了几分煌煌之威。

只是维持这金霞对星力消耗颇大,尚无法持久。

这一日,向之礼从深沉的入定中醒来,周身流转的淡金霞光缓缓收入体内。

他睁开双眼,眸中精光内蕴,气息沉凝如渊。

经过月余的巩固,三星境界已彻底稳固,甚至因持续纯化星力、打磨道种,修为还有了一丝精进。

对两门新神通的初步掌握,也让他底气足了不少。

然而,当他神识扫过体内,那盘踞在经脉与神魂边缘的灰败气流,依旧如同顽石,虽被道韵死死封锁,未见扩张,却也未见明显消退。

每次运转功法至关键处,都需分心警惕,以防其趁隙反扑,无形中拖慢了他的修炼速度。

“长此以往,绝非办法。”

向之礼心中暗叹。

这寂灭残念如同一个不断消耗他心神与潜力的无底洞。

他起身,踱步至洞府窗边,望向远处巍峨耸立、流淌着无尽星辉的星辰殿。

解决隐患的希望,或许还得落在此处。

稍作整理,他便再次动身,前往星辰殿。

这一次,他直接登上第三层。

守护的灰袍老者依旧在原地假寐,对他的到来毫无反应。

向之礼径直走向那片存放杂闻秘录的区域,目标明确——寻找任何可能与“净化”、“寂灭”、“源火”相关的线索,尤其是关于那枚无名骨简中提及的“桥”与“钥”的信息。

他翻阅的速度比上次慢了许多,更加仔细,不放过任何只言片语。

从古老的星相占卜到偏门的丹药解析,从失落种族的传说到界域战争的只鳞片爪,他如同一个最耐心的侦探,在浩瀚书海中搜寻着可能的关联。

数日过去,收获依旧零散。

在一份关于古界地理变迁的残卷中,他找到一段模糊记载,提及古界初开时,天地间曾有一座横跨虚无的“万古星桥”,连接着某些不可知之地,但早已崩毁于多次纪元劫难之中。

另一份记载某种已灭绝灵植“净灵花”的玉简中,则提到此花生长之地,需有“纯净源力”滋养,而“源力”一词,与骨简中的“源火”隐隐对应。

这些信息支离破碎,难以拼凑出完整图景,但向之礼并未灰心。

他知道,这等关乎纪元秘辛之事,若轻易便能找到答案,反而不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