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向台下展示的,并非多么炫目的神通,而是金系法则最基础、最本质的三种特性:“锐”、“固”、“变”。
没有惊天动地的异象,只有对法则本源的深刻理解与平和阐述。
“锐为其锋,固为其根,变为其用。三者相生相济,缺一不可。只求其锐,失之偏颇,易入魔道;只守其固,流于呆板,难堪大用;只逐其变,浮于表象,根基不稳。”
“金之道,亦是修行之道。需有锐意进取之心,亦需有坚固不拔之志,更需有圆融通达之智。刚柔并济,方能历万劫而不磨,与大道同行。”
他的话语如同涓涓细流,润物无声,却又带着一种直指本源的力量。
台下原本嘈杂的议论声渐渐平息,不少修士,尤其是那些同样修炼金系功法,或是在修行路上遇到瓶颈的修士,皆露出若有所思的神情。
向之礼的论述,仿佛为他们推开了一扇新的窗户,看到了金系大道更为广阔和深邃的风景。
高台一侧,负责评判的几位仙宫长老也微微颔首,眼中露出赞赏之色。
此子不炫技,不张扬,却能于平凡中见真知,于基础中阐大道,这份见识与心性,远超许多徒有其表之辈。
而在广场边缘,一座并不起眼的云辇之中,一位身着朴素灰袍、面容模糊、气息完全内敛的老者,原本微闭的双目缓缓睁开,看向高台上的向之礼,浑浊的眼中闪过一丝难以察觉的讶异与赞许。
“不滞于形,不固于利,直指本源,融会贯通……此子对金系法则的理解,已初窥门径,更难得的是这份不骄不躁、返璞归真的道心。是个可造之材。”老者低声自语,声音微不可闻,随即再次闭上双眼,仿佛从未关注过外界。
向之礼并未察觉那位神秘老者的关注,他阐述完毕,对着台下微微拱手,便欲转身下台。
“且慢。”一位仙宫长老开口,声音温和,“小友见解独到,发人深省。按仙会规矩,论道优胜者,可得‘悟道石’一枚,助益修行。”
一枚散发着朦胧道韵的灰色石头飞向向之礼。
这悟道石虽不及他之前服用的古丹,却也是难得的辅助悟道宝物。
向之礼接过,再次拱手:“多谢长老。”
他平静地走下高台,身影重新没入人群,仿佛刚才那番引人深思的论述与他无关。
然而,“金散人”这个名字,以及他那关于金系法则“锐、固、变”的独特见解,却如同投入湖面的石子,迅速在参与仙会的部分修士中传开。
虽未引起轩然大波,却也让他真正进入了某些有心人的视野。
向之礼感受着怀中那枚温润的悟道石,心中并无多少波澜。
扬名非他所愿,此次论道,不过是他修行路上的一次梳理与验证。
真正的挑战,还在后面的擂台之战,以及那茫茫仙途。
他抬头,目光越过喧嚣的人群,望向远方。
道心愈发明澈,前路亦愈发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