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决定在顾磊的意料之中。
他跟随斯语已久,深知这位老板极度注重隐私,更愿意将舞台留给作品和表演者本身,而非自己成为被关注的焦点。
“我明白,老板。”顾磊点头,“那……音乐会的主题和形式?”
“主题,就叫‘万象之声’吧。”斯语缓缓道,“旨在展现音乐风格的多元与包容,也正是我们这些作品所共同呈现的特质。至于形式……”
斯语的思路清晰而富有创意。他要求,这场音乐会绝不能是简单的歌曲连唱。
每一首作品的呈现,都要配以顶级的舞美、灯光和视觉设计,营造出与歌曲意境完全契合的沉浸式体验。
“《茉莉花》的舞台,要营造出江南水乡的朦胧与清雅,可以用全息技术呈现茉莉绽放、细雨霏霏的景象。”
“《月亮之上》要突出其辽阔与力量感,舞台效果要恢弘,甚至可以引入无人机阵列,在背景营造出星空与骏马的意象。”
“《彩云之南》的视觉核心是山水画卷,要将苍山洱海、丽江古城的实景与数字艺术巧妙结合,让观众仿佛身临其境。”
“《青藏高原》……要空灵,要神圣。舞台可以极简,但灯光和音效必须达到极致,突出卓玛嗓音本身的穿透力与感染力,必要时可以配合雪山影像,但切忌喧宾夺主。”
他甚至提出,可以在曲目之间,穿插简短的精美VcR,介绍每首作品背后的文化内涵、创作灵感来源(当然是经过修饰的版本),以及与之相关的非遗技艺或地域风情,将音乐会提升为一场视听与文化交融的盛宴。
“至于我,”斯语最后淡淡地说,“节目单上印‘音乐总监:问徵’即可。谢幕时,让所有演唱者和乐团成员享受掌声,我不需要出现。”
顾磊将斯语的意图一丝不苟地记录下来。
他明白,这场音乐会,将是问徵音乐理念的集中展示,是言究堂文化实力的炫示,同时也将是斯语本人保持其超然与神秘地位的一次精准实践。
当言究堂官方正式宣布将举办“万象之声——问徵作品音乐会”的消息,并公布了堪称奢华的演唱阵容和斯语亲自敲定的、充满想象力的舞台构想时,整个音乐界和社会舆论彻底沸腾了。
【终于等到了!有生之年系列!】
【这阵容!这舞台设计!光是想象我就已经起鸡皮疙瘩了!】
【问徵先生担任音乐总监!虽然看不到本人,但能感受到他对品质的掌控!】
【果然,斯语先生还是不会上台,不过这样才更符合他的风格,期待作品本身!】
门票在开启预售的瞬间便被抢购一空,黑市上的价格被炒到了惊人的数字。
所有人都期待着这场注定要载入史册的音乐盛宴。
而在云顶苑,斯语只是将音乐会的筹备工作全权交给了顾磊和梁音负责,他自己则仿佛一个置身事外的旁观者。
他的目光,已经越过这场即将到来的喧嚣,投向了书房桌面上那份刚刚由“未来视野实验室”提交的、关于“古典神话符号在虚拟现实中的沉浸式叙事应用”的初步研究报告。
对他而言,“万象之声”音乐会,不过是他在蓝星文化图卷上已然勾勒出的浓墨重彩的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