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章 双面绣(1 / 2)

“妙啊!”音乐总监忍不住击节赞叹,“古今对话,雅俗共赏!

斯语先生这个构思,还有您这首《明月几时有》,简直是为中秋量身定做,一下子就把晚会的格调拔高了!”

郑导也是兴奋地搓了搓手:“没问题!我们立刻联系凌云和秦雪,进行排练!凌云的京剧功底我们是放心的,秦雪那边……”

“秦雪的音域和情感驾驭能力,足以胜任。”斯语肯定道。他对合作过的歌手能力了如指掌。

“除了主题曲环节,”舞蹈总监接过话头,她是国内顶尖的古典舞专家,“我们还想围绕‘嫦娥奔月’这个经典意象,创作一支独舞。

但在编舞上,我们希望有所突破,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哀婉凄美,能否请斯语先生从文学角度,给予一些新的灵感?”

斯语闭上眼,指尖在扶手上轻轻敲击,脑海中飞速掠过关于嫦娥的种种传说与诗词意象。

片刻后,他睁开眼,缓缓道:“嫦娥为何奔月?古籍中有‘不得已’之说,亦有对长生之向往。

我们是否可以剥离后世附加的悲情,回归其本身?

她服下灵药,飞向月亮,或许并非背叛,而是一种决绝的、对永恒与纯净的追寻。”

他顿了顿,继续描绘:“编舞上,是否可以强调其‘飞升’过程的轻盈与决绝,而非仅仅是‘离去’的哀伤?

她的姿态,可以是向往,是探索,是挣脱尘世束缚后的孤高与自由。

音乐配合,前期可空灵神秘,中段展现其抉择的坚定与飞升的飘逸,最后定格于月宫时,并非冷清,而是一种‘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的、超越世俗的自在。”

他再次引用了自己“创作”的《水调歌头》中的句子。

舞蹈总监听得如痴如醉,这完全颠覆了她对“嫦娥”的固有认知,打开了一扇全新的大门!

她激动地记录着,脑海中已经浮现出许多创新的舞蹈语汇。

会议持续了整整一个下午。

斯语虽然话不多,但每每发言,都能精准地切中要害,或提出颠覆性的创意,或在细节上给予精妙的调整建议。

从节目衔接的节奏把控,到某个道具的纹样选择,再到灯光色彩的微妙过渡,他仿佛拥有一个无限细节的文化美学数据库,信手拈来,皆成文章。

郑导和团队成员离开云顶苑时,个个都是既兴奋又倍感压力。

兴奋的是,有斯语掌舵,这台晚会的艺术水准和文化内涵已然有了绝对的保障;

压力在于,斯语提出的许多想法和要求,都极具挑战性,需要他们投入百分之两百的努力去实现。

送走客人,书房重归宁静。

斯语走到窗边,望着天际那一轮渐渐清晰的弦月。

中秋的氛围,似乎已经开始酝酿。

他回到书桌前,并没有休息,而是开始处理另一项与中秋相关,却更为宏大的工作——

“非遗焕新计划”的中秋特别项目。

顾磊已经将合作方——江南苏绣大师苏秀娥和蜀锦织造传承人刘锦程的最新设计图样发了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