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章 你来我往(1 / 2)

相比之下,杨过的选角讨论虽然也热烈,但争议性稍小一些。

毕竟杨过的形象虽然复杂,前期叛逆少年,后期深情狂放,但可选的范围相对较广。

既有粉丝推荐当红小生,认为其能驾驭杨过的俊美与不羁;也有不少人呼吁启用有演技、能演出层次感的新生代男演员。

至于郭靖、黄蓉、李莫愁、金轮法王等重要配角,也各有各的支持者,讨论得热火朝天。

整个网络,仿佛一个巨大的《神雕侠侣》选角指挥部,每个人都在积极地献计献策,气氛热烈又带着一丝紧张的博弈。

而处于风暴中心的导演张黎和制作团队,则对外界的喧嚣保持着沉默。

他们既需要考量演员与角色的契合度,也要平衡市场、投资方、粉丝等各方因素,压力巨大。

所有人都知道,无论最终谁出演小龙女,都必将面临巨大的赞誉或滔天的争议。

这个角色,如同一顶镶满宝石却也布满荆棘的王冠,等待着它的主人。

云顶苑内,斯语自然也关注着这场由他作品引发的全民大讨论。

他看着网络上那些精心修饰的艺人照片和粉丝们罗列的各种数据、优点,又看着原着党们寻找的那些或许青涩却灵光一闪的瞬间,神色平静。

他没有干预选角的打算,完全信任张黎导演的专业判断。

只是,看着那些为了心中理想形象而孜孜寻觅、热烈争论的读者们,他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一部真正深入人心的作品,它所承载的,早已不仅仅是故事本身,更是无数人投射其中的情感、记忆与期待。

这或许,就是文化作品所能达到的,另一种层面的成功。

《神雕侠侣》选角的风暴眼,毫无疑问地聚焦在“小龙女”这个角色上。

随着讨论的白热化,这场原本还带着些书粉理想化色彩的“全民推荐”,逐渐演变成了几家具备竞争力的一线女星及其背后团队、粉丝之间的隐形战场。

围博,这个巨大的舆论广场,成了她们隔空过招、展现自身“契合度”与“竞争力”的主要舞台。

首先发力的是以气质清冷着称的苏念晴。

她的团队显然深谙“润物细无声”的道理。

并没有直接下场炒作,而是通过几个关系密切的时尚博主和影评人,发布了一系列分析“演员气质与角色适配度”的软文。

文章高度赞扬了苏念晴在以往文艺片中展现出的“沉浸式演技”和“独特的疏离美感”,并配上了她某部电影中,穿着素衣、于竹林间静静伫立的剧照。

照片经过精心调色,氛围感拉满,是活脱脱的小龙女吗?”

紧接着,苏念晴的官方围博发布了一组她为某高定品牌拍摄的写真。

其中一张,她身着月白色纱裙,站在仿古的亭台水榭边,眼神放空,带着一丝淡淡的忧郁,配文仅二字:“静候”。

这两个字立刻被粉丝和解读为“静候良机”、“静候龙女”,暗示意味十足,瞬间冲上热搜预备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