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许昌的黎椅送的催更符*5)
将“瘦”与“俗”对比,指出身体消瘦尚且可以弥补,而精神上的庸俗却是无药可救!
这已不仅仅是咏竹,这是对文人风骨、对精神境界最严厉、也是最深刻的警示与扞卫!
全诗语言质朴如话,没有任何华丽的辞藻,没有任何繁复的典故,却以其无可辩驳的逻辑和直指人心的力量,构建起一座精神的丰碑!
“妙啊!妙极!” 周文渊老先生第一个激动地站了起来,胡须颤抖。
“‘士俗不可医’!此言如暮鼓晨钟,振聋发聩!斯语小友此诗,已非咏物,乃是论道!是对我辈文人最恳切的箴规!”
苏芷柔美眸圆睁,心中反复咀嚼着“无竹令人俗”、“士俗不可医”,只觉得一股清流涤荡心胸。
之前所有关于竹之形、竹之态的描写,在这等直指精神内核的论断面前,都显得如此苍白无力!
她心悦诚服,低声道:“斯语先生……真乃洞悉世情,直指本心。”
陈逸风彻底呆住了。
他苦心经营的“未出土时先有节”,他自认巧妙的构思,在斯语这近乎粗暴又无比正确的真理面前,不堪一击。
他输得心服口服,甚至生不出半点比较的心思。
赵擎岳张了张嘴,想说什么,却发现自己那些关于刚劲、挺拔的词汇,在这等关乎“俗”与“不俗”的灵魂拷问下,显得如此肤浅。
他只能重重叹了口气,用力拍了拍自己的大腿。
李慕白哈哈大笑,笑声中充满了畅快与敬佩:“好一个‘士俗不可医’!当浮三大白!
斯语老弟,你这话,说到老子心坎里去了!什么狗屁名利,什么浮华虚荣,抵不上胸中一点不俗之气!”
沈钧儒会长深吸一口气,环视全场,声音带着无比的郑重与欣喜:“诸君!‘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此乃雅士之趣;
‘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此乃价值之判;
而‘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此乃警世之言,是我文人风骨之魂也!
斯语小友此诗,言浅意深,字字千钧!依老夫看,单凭此诗,‘咏竹’一道,后人难矣!”
沈老的评价,为这场命题赋诗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也为斯语在此次诗会上的表现,定下了无人能及的基调。
三轮较量,斯语或以巧思破局,或以意境夺魁,或以哲理服众,每一次都展现出截然不同却又同样令人绝望的才华维度。
众人看着那依旧平静无波的年轻面容,心中已然明了。
自此以后,大秦诗坛,当有斯语一席重地。
不,他或许,已然站在了某个全新的高度上,俯瞰着这片他刚刚以绝对实力征服的文雅疆场。
盛夏诗会三轮惊才绝艳的比拼,最终在沈钧儒会长对斯语《咏竹》诗“士俗不可医”的高度赞誉中落下帷幕。
与会众人,无论内心作何想,面上皆是对斯语才华的叹服与对此次诗会成果的欣喜。
按照议程,接下来还有两日更为轻松自由的交流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