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 历史(1 / 2)

“这……这是什么唱法?!”一位欧洲的音乐学家瞪大了眼睛,难以置信地低呼。

“上帝……太美了,也太有力量了!”他旁边的女士捂住了嘴。

那些之前对“非遗创新”持怀疑态度的西方代表,此刻大多张大了嘴巴,脸上写满了震撼。

他们能清晰地感受到歌曲中蕴含的古老技艺(戏腔),也能毫无障碍地被其现代旋律和饱满情感所打动。

这是一种他们从未体验过的、奇妙的听觉盛宴。

一位之前在某国际音乐节上偶然听过《牵丝戏》的拉丁美洲文化官员,激动地对身旁的人说:

“就是这首歌!不论听多少遍,都让人沉沦!它完美地证明了,传统可以在现代重生,并且如此迷人!”

而更多第一次听到的人,则陷入了短暂的失语,只能用震惊和陶醉的表情来表达内心的澎湃。

音乐停止。

会场内出现了几秒钟的寂静,随即,爆发出热烈而持久的掌声!

这掌声,不仅仅是对一首歌的赞赏,更是对斯语所提出的理念,让非遗“重新融入当代生活血脉”,最有力的肯定与支持。

斯语站在台上,沐浴在掌声中,神色依旧平静。

他知道,他成功地用作品,扞卫了东方音乐的美学价值,也向世界展示了一条充满生机与活力的非遗保护与创新之路。

东方的声音,在这一刻,通过众人的努力,清晰地、自信地回响在了世界文化的殿堂之中。

大三下学期的开学,为星辉艺术大学注入了新的活力。

校园里,拖着行李箱返校的学生们熙熙攘攘,空气中弥漫着久别重逢的喧闹与生机。

然而,当斯语的身影出现在校园主干道上时,一种不同于往常的、更加炽热的目光和低语,便开始如涟漪般在他身后扩散。

“是斯语学长!”

“天啊,真的是他!论坛上那个视频你看了吗?太帅了!”

“《牵丝戏》就是他在联合国演讲时放的!听说国外那些专家都听傻了!”

“他走过来了……我感觉呼吸有点困难……”

窃窃私语和压抑的惊呼伴随着他一路。

经过联合国论坛的亮相和全球媒体的报道,斯语在校园内的声望达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

他不再仅仅是那个才华横溢、屡创奇迹的天才学长,更是一个为国家、为东方文化赢得了国际声誉的象征性人物。

这种关注度,甚至超出了他刚获得星云奖时的情景。

开学没多久,校领导便亲自找到了斯语,态度比以往更加客气和郑重。

“斯语同学,你在巴黎论坛上的表现,为我们学校,为我们大秦争得了巨大的荣誉!全校师生都倍感振奋!”

校长笑容满面,“你看,新学期伊始,大家士气正旺,学校方面希望……能否请你在本校也举办一场讲座?

不需要像在巴黎那么正式,主要是和学弟学妹们分享一下你的心得,鼓励一下大家,你看如何?”

斯语对此并无不可,略一思索便点头应允,“可以。”

于是,星辉艺术大学最大礼堂的讲座门票在发布瞬间便被一抢而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