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春晚节目组(1 / 2)

顾磊在电话那头明显松了口气,随即涌起一阵由衷的佩服。

不愧是斯语!永远料事于先,准备充足!

他连忙应道:“太好了!我马上让团队准备宣传和录制方案!

是哪两首歌?需要提前物色歌手吗?”

“歌名叫《有钱没钱回家过年》和《好运来》。”

斯语说道,“歌手……你们看着安排吧,找声音有亲和力、能唱出年味儿和喜庆感的就行。”

他简单交代了几句,便挂了电话。

放下手机,斯语重新将目光投向摊开的总谱,嘴角泛起一丝微不可察的弧度。

“写”两首应景的流行歌,对他而言,确实比推演一部复杂的民族管弦乐作品要轻松得多。

他几乎不需要耗费什么心神,地球华语乐坛积累了大量脍炙人口的贺岁金曲。

他只需从中挑选出最贴合蓝星大秦过年氛围、且传唱度极高的两首“搬运”过来即可。

《有钱没钱回家过年》直击归家团圆的永恒主题,朴实感人;《好运来》则充满了吉祥喜庆的祝福,朗朗上口。

这两首歌,足以满足市场和粉丝的期待,也为即将到来的春节增添几分熟悉的“年味”。

他很快将两首歌的词曲谱从记忆库中“提取”出来,稍作检查,便发送给了顾磊。

处理完这个小插曲,他的思绪立刻又回到了“新交响”的世界里,仿佛刚才只是随手处理了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

然而,树欲静而风不止。

就在斯语以为可以继续沉浸在他的音乐世界里时,一个意想不到的访客,带着一份重量级的邀约,找上了门。

来访者是春晚节目组的一位副导演,姓王,一位看起来精明干练、眼神中带着审慎与热情的中年女性。

她的到来,让顾磊都感到有些意外。

春晚,作为大秦联邦每年除夕夜收视率最高、关注度最广、象征意义最强的国家级文艺晚会,其节目选拔流程之严格、筹备时间之漫长,是众所周知的。

通常在这个时候,最终的节目单早已尘埃落定,进入最后的彩排打磨阶段,几乎不存在临时增加节目的可能性。

会客室内,王导演开门见山,态度诚恳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急切,“斯语先生,冒昧打扰。

我们这次来,是代表春晚节目组,希望能与您探讨一下合作的可能性。”

斯语神色平静,示意她继续。

王导演深吸一口气,说道:“不瞒您说,我们节目组,尤其是总导演,全程关注了您创作的《第四十号交响曲》和改编的《春江花月夜》。

尤其是《春江花月夜》所展现出的那种,将传统意境与现代交响思维完美融合的‘新交响’模式,让我们非常震撼,也看到了民族音乐在新时代表达的无限可能。”

她顿了顿,语气变得更加郑重:“春晚的舞台,不仅需要欢乐祥和,也需要展现我们国家的文化自信与创新精神。

我们觉得,您的‘新交响’,非常符合这一导向。

所以,我们想诚挚地邀请您,为今年的春晚,创作并呈现一个‘新交响’作品。”

这个邀请,不可谓不重磅,但也充满了巨大的挑战和不确定性。

王导演坦诚地说明了困难,“我们知道这个请求非常冒昧,时间也极其紧张。

春晚的节目单确实早已确定,但我们愿意为了真正优秀的、具有开创性的作品调整方案。

当然,我们也明白,大型作品的创作需要时间,我们无法要求您立刻拿出一部像《春江花月夜》那样成熟完美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