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磊解释道,“希望邀请我们,作为文化创新企业的代表,参与他们即将启动的一个名为‘非遗焕新计划’的项目。
旨在联合优秀的现代创作者,共同挖掘、梳理并以年轻人喜闻乐见的形式(包括但不限于音乐、动漫、游戏、短视频、文创产品等)重新诠释和推广非物质文化遗产。
他们点名提到了戏曲、民俗传说、传统手工艺等多个方向,认为我们的成功经验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斯语走到窗边,看着窗外华灯初上的城市。
官方的主动邀约,意味着他和言究堂所做的一切,不仅仅得到了市场的认可,更获得了主流文化层面的肯定与期待。
这既是荣誉,也意味着更大的责任。
“可以接触。”
斯语思考片刻后回答,“这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比我们单打独斗更有意义。
但合作的具体模式和内容主导权需要明确。
我们不做简单的贴牌,要确保最终呈现的作品,既尊重传统内核,又具备现代艺术价值和传播力。”
“明白。
我会组织团队,认真研究他们的方案,在保持我们创作独立性的前提下,探讨合作的可能性。”
顾磊应承下来。
夜色渐深,斯语结束了与顾磊的通话。
书房里恢复了安静,但他知道,新的舞台已经悄然搭好。
国际出版的广阔天地、校园内跃跃欲试的新生力量、以及来自官方层面的认可与邀约……
这些新的线索交织在一起,预示着“言吾”和他的文化帝国,即将迎来一个更加复杂、也更具挑战性的新阶段。
而这一切,都始于那些落在纸面上的文字与音符,最终,又将回归到更多打动人心的创作之中。
经过数月的精心筹备、深入采风以及与非遗传承人们的反复磨合,“非遗焕新计划”的首场大型成果展示活动——
“古韵新声·非遗焕新之夜”,终于在帝都一座具有历史底蕴的现代艺术中心拉开了帷幕。
活动现场被刻意营造出一种跨越时空的对话感。
舞台设计融合了极简的现代线条与传统的中国元素,巨大的LEd屏幕与悬挂的仿古宫灯相映成趣。
观众席上,既有受邀前来的文化界官员、专家学者、资深媒体人,也有通过社交媒体招募的年轻传统文化爱好者。
更有一些特意从各地赶来的、脸上刻满风霜痕迹的非遗传承人代表。
空气中弥漫着一种混合了期待、好奇与些许审视的复杂气息。
晚会的前半段,展示了“数字戏曲馆”的部分成果。
一段利用VR技术拍摄的昆曲《牡丹亭·游园惊梦》片段,让观众通过大屏幕的转播,仿佛化身杜丽娘,亲身漫步于那座姹紫嫣红开遍的园林,感受那份青春的悸动与伤怀。
紧接着是融合了水墨动画风格的京剧《霸王别姬》选段,动画的写意与戏曲的程式化表演巧妙结合,将项羽的英雄末路与虞姬的决绝凄美渲染得淋漓尽致,赢得了阵阵掌声。
这些创新尝试,虽然令人耳目一新,但仍在许多人的预料之中,属于“精心打磨的佳作”范畴。
然而,当晚的高潮和真正的“王炸”,出现在晚会的中段。
主持人用充满悬念的语气报幕:
“接下来,请欣赏由‘问徵’老师特别为本次‘非遗焕新计划’创作,融合了古老傀儡戏(木偶戏)元素与当代国风音乐的全新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