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的视觉效果也极具匠心。
无论是北疆苍茫辽阔的自然风光,还是铁山城攻防战中那写实而惨烈的战争场面。
都看得出是经过了大量的考据和用心的打磨,没有依赖过多的电脑特效。
而是通过实景拍摄、精细的模型和烟火特效,营造出一种厚重、悲壮的历史质感,每一帧画面都仿佛带着边关风雪的寒意与战火硝烟的灼热。
而最打动斯语的,是这部电影所蕴含的那股“气”——
一股属于老秦人的、也是属于所有这片土地上人民的,坚韧、血性、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浩然正气。
这种“气”,并非通过空洞的口号喊出来的,而是通过一个个有血有肉的角色、通过一场场惨烈无比的牺牲、通过那种“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的朴素情感,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汇聚成河。
最终在《精忠报国》的歌声中奔涌爆发,产生了摧枯拉朽般的情感冲击力。
“看来,是我之前有些先入为主了。”
斯语轻轻呼出一口气,心中暗道。
蓝星并非没有孕育优秀作品的土壤和能力,只是或许需要一些外部的刺激和更多元化的引导,去激发那些潜藏的、尚未被充分发掘的创造力。
《烽火北疆》的成功,无疑是一个极好的信号。
它证明了,只要作品本身足够扎实、足够真诚、足够有力量,就能够穿透市场的喧嚣,赢得观众的尊重与热爱。
这也让斯语对自己未来的规划有了更清晰的认知。
他带来的那些来自另一个世界的文明瑰宝,其意义或许不仅仅在于“填补空白”或“制造热点”,更在于它们可以作为一种参照,一种催化剂。
去激发蓝星本土创作者更多的灵感与潜能,共同推动这片文化沃土绽放出更加绚烂多姿的花朵。
想到这里,斯语的心情变得更加开阔和平和。
他启动车子,平稳地驶入夜色之中。
车窗外,城市依旧灯火阑珊,而那首《精忠报国》的旋律,似乎依旧在他心中隐隐回响,与这个时代,与这片土地,产生着奇妙的共鸣。
而在斯语专注于《哈利·波特》新作和享受个人休闲时光的同时,他名下其他作品的运营也在顾磊的高效管理下,有条不紊地推进着。
《鬼吹灯》的连载,目前正进行到引人入胜的第五卷《黄皮子坟》。
胡八一、王胖子等人深入大兴安岭,探寻日本“给水部队”留下的神秘基地,遭遇了诡异的黄皮子(黄鼠狼)、古老的巫术、以及隐藏在林海雪原深处的惊人秘密。
“人点烛,鬼吹灯”的紧张氛围,东北林区的独特风貌,以及那些似真似幻的民间传说,再次牢牢抓住了读者们的心,让《侠影》杂志的销量和网络订阅数据保持着稳定的高位。
更值得一提的是,经过多轮谨慎的评估和谈判,《鬼吹灯》的广播剧改编权也终于正式敲定。
最终获得授权的是在业内以制作精良、配音阵容强大着称的“声音奇迹工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