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网络肃清活动(1 / 2)

斯语那条呼吁“不追踪,不热议,不沉溺”的围博,不仅平息了针对林晓雅的网络风波,其产生的深远影响,甚至超出了他本人的预料。

大秦联邦网络空间管理局(简称网空局)的相关部门,一直在密切关注着网络舆情的动态。

像斯语这种拥有巨大影响力的公众人物,一旦卷入争议,极易引发粉丝互撕、网络暴力等不良现象,这是网空局重点防范和治理的对象。

当“节目单事件”以及后续的林晓雅粉丝群截图曝光后,网空局的舆情监测系统就已经发出了提示。

工作人员原本已经严阵以待,准备应对可能出现的又一场声势浩大的网络混战。

然而,事态的发展却让他们感到意外。

就在舆论即将失控、矛头开始集中指向林晓雅个人时,事件的核心人物斯语,竟然主动站出来。

以极其冷静和克制的态度,用简短的“三不”原则,成功引导了舆论走向,将一场潜在的网暴消弭于无形。

这份清醒、理智和担当,让网空局的领导和工作人员都印象深刻。

在内部会议上,有领导特意提到了这个案例,“大家看看这个叫斯语的年轻人,处理问题很有水平嘛。

‘不追踪,不热议,不沉溺’,这九个字说得很好,很有格局。

这不仅是对待网络流言的态度,也应该是我们广大网民秉持的健康上网理念。”

另一位领导点头附和:“是啊,现在网络上戾气太重,一点小事就无限放大,人肉搜索、网络暴力层出不穷,搞得乌烟瘴气。

我看,我们可以借此机会,以这‘三不’为主题,开展一轮网络环境肃清专项活动,倡导文明上网,理性发声。”

其实,类似的网络环境整治工作一直在网空局的计划之中。

斯语的事件和其提出的“三不”原则,恰好成为了一个绝佳的契机和切入点,将这项活动提前并赋予了更鲜明的主题。

很快,大秦联邦网络空间管理局联合多家主流媒体平台,正式发起了名为“清朗网络·‘三不’同行”的专项治理行动。

官方发布了倡议书,详细阐释了“不追踪(他人隐私)、不热议(未经证实信息)、不沉溺(网络戾气与骂战)”的内涵。

呼吁广大网民自觉抵制网络暴力、不造谣不传谣、拒绝无底线追星和互撕谩骂等行为。

同时,网空局也宣布将加大监管执法力度,重点打击网络水军、恶意营销号、职业黑粉等扰乱网络秩序的群体。

一时间,各大网络平台风声鹤唳。

以往那些闻风而动、靠挑动对立和制造话题赚取流量的营销号,顿时收敛了许多,发言变得谨慎。

一些习惯于在评论区兴风作浪、出口成脏的网络喷子,发现自己的账号因为发布恶意言论被永久封禁,或者发言被限制。

几个规模较大的网络水军公司,更是遭到了网空局的精准打击,负责人被约谈,业务被查封,旗下操控的大量账号被一窝端。

网络上原本那种“不是东风压了西风,就是西风压了东风”的混战局面,得到了明显的遏制。

虽然不可能完全根除所有不良现象,但整体的网络环境确实为之一清,显得祥和了不少,乌烟瘴气的骂战和戾气冲天的言论大幅减少。

许多普通网民都感受到了这种变化,纷纷在社交平台上留言表示支持:

“早该管管了!现在刷围博感觉眼睛都清爽了!”

“支持‘三不’原则!拒绝网络暴力,从你我做起!”

“给网空局点赞!还给咱们一个干净的网络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