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没有万一(2 / 2)

但他们内心深处,其实都隐约明白一个现实:成功的希望,或许相当渺茫。

这些在娱乐圈摸爬滚打多年的公司和经纪人,哪个不是人精?

他们自然清楚,以斯语目前所展现出的能量和成就,他所能创造的财富和价值,早已超出了普通艺人甚至一线明星的范畴。

别的不说,单单是“言吾”这个笔名背后,那几部现象级的小说所带来的版税、Ip授权费、以及各种衍生开发的收益,就是一个令人咋舌的天文数字。

虽然具体数额外界无从得知,但用脚指头想也知道,那绝对是一个让绝大多数娱乐公司都难以用单纯“钱”来撼动的级别。

他们之所以还如此积极、甚至有些不顾姿态地涌上来,很大程度上是抱着一种“万一呢”的心态。

万一这位天才作家对音乐圈抱有特别的憧憬和热情呢?

万一他嫌自己经营音乐事业太麻烦,想要找个专业团队打理呢?

万一他会被某些顶级的、独特的资源(比如国际舞台、传奇音乐人合作)所打动呢?

毕竟,娱乐圈里也不是没有那种本身不缺钱,但为了追求艺术理想或者更便捷的上升通道而选择签约大公司的例子。

在他们看来,斯语再厉害,也终究是个年轻人,或许会对娱乐圈的五光十色产生兴趣?

只要有一丝可能,他们都愿意尝试,投入一些成本(比如开出优厚条件)去赌一个可能性。

万一,真的瞎猫碰上死耗子,签下了他,那带来的回报将是不可估量的,足以让任何一家公司在业内地位飙升。

然而,这些精于算计的公司和经纪人,千算万算,却漏算了一个最关键的信息。

他们所有的“万一”猜想,都基于一个前提:斯语是一个独立的、需要寻找平台和合作伙伴的个体创作者。

他们并不知道,或者说,即使隐约听说过“言究堂”这个名字,也大多将其理解为一个类似于个人工作室的、规模有限的机构,主要负责处理斯语个人的版权和日常事务。

他们根本无从得知,斯语早已未雨绸缪,悄然构建起了一个初具雏形、架构完整、并且在他雄厚资金和超前内容支撑下,潜力巨大的商业帝国——

“言究堂文化集团”。

这个集团旗下,文学、影业、音乐、科技四大板块已然清晰,拥有着完全独立的运营能力和发展规划。

在音乐领域,“言究音乐有限公司”本身就是斯语发布作品、运营其音乐版权的唯一合法主体。

他拥有着绝对的自主权,从创作、制作到发行、宣传,完全可以按照自己的意志和节奏进行,无需受制于任何外部公司的条款和规划。

换句话说,斯语自己就是“平台”,自己就是“老板”。

他怎么可能放弃自己一手打造、掌控力百分之百的“言究堂”。

转而去签约别的公司,受制于人,将自己的才华和未来交给别人来规划和分走大部分利润呢?

那些公司所期待的“万一”,从根源上,就是一个根本不可能存在的伪命题。

“言究堂”的存在,如同一道无形却坚固的壁垒,将所有这些外部的觊觎和招揽,都稳稳地隔绝在外。

因此,无论外界如何喧嚣,条件如何诱人,对斯语而言,都不过是过眼云烟,甚至连在他心中激起一丝涟漪都做不到。

他平静地看着那些纷至沓来的邀约,如同看一场与己无关的热闹。

所有的“万一”,在“言究堂”这座悄然成型的堡垒面前,都注定只能是“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