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通俗?(2 / 2)

“还有这句!‘如果你因失去了太阳而流泪,那么你也将失去群星了。’

——感觉像是在提醒杨康,又像是在感慨人生的选择……”

这些充满智慧和美感的句子,被书粉们各种解读,与书中人物和情节一一对应,引发了热烈的讨论。

无数没有抽到的网友冲到斯语的围博下,各种“撒泼打滚”:

“言吾大大!我也想要亲签寄语!求再版!求加印!”

“大大,你这些句子是哪里来的?写得太好了!出个诗集吧!”

“看看孩子吧!没有亲签我要死了!”

然而,在一片赞誉声中,也不乏刺耳的杂音。

一位以评论犀利、时常抨击流行文化的资深文学评论家——吴振邦,在个人专栏和围博上公开发难:

“《射雕英雄传》?不过是一部情节曲折、打打杀杀的通俗武侠小说罢了!有何资格推出价格不菲的‘精装典藏版’?这是在过度消费粉丝情怀,拉低出版界的格调!

真正的文学经典,应当是承载深刻思想与人文关怀的,而非此类供人消遣的‘快餐读物’!”

这番言论,带着浓厚的精英主义偏见,立刻引来了一些附庸者,也对部分不明所以的群众产生了一定的误导。

面对质疑,斯语没有选择激烈的争辩。

他只是登录了围博,转发了吴振邦的那条评论,并附上了一句简短的话:

“刀鞘保护刀的锋利,它自己则满足于它的迟钝。”

这句充满东方智慧的话语,瞬间引发了无数人的思考和共鸣。

随后,他又发了一条围博,进一步解释道:

“《射雕英雄传》或许是你眼中那柄‘通俗’的刀,它情节引人,故事好看。但它所斩开的,是俗世中对名利、对强权的虚妄追逐。

而其中蕴含的‘侠之大者,为国为民’的精神内核,正是这看似‘迟钝’的刀鞘。

它守护了故事的锋芒与吸引力,也因其承载的道义与情怀,成就了自身作为文化产品的厚重。至于它究竟是‘通俗’还是‘经典’?”

斯语的文字在这里顿了顿,然后坚定地写下:

“时间,自会证明。”

这番回应,不卑不亢,既有格局,又有力量。

直接将吴振邦那充满偏见的指责,衬得狭隘而可笑。

网络上几乎是一边倒地支持斯语。

“说得好!时间会证明一切!”

“支持言吾大大!《射雕》就是经典!”

“刀与鞘的比喻太精妙了!通俗的外表下,是深刻的内核!”

“某些评论家,还是抱着自己的‘阳春白雪’过一辈子吧!”

这场小小的风波,非但没有影响到《射雕英雄传》的口碑,反而让更多人认识到了其超越一般武侠小说的精神价值。

斯语用他的才华与智慧,再次轻松化解了危机,也让“言吾”这个名字,在文化界的地位变得更加稳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