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没有多做犹豫,直接按照流程,在电子合同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电子签名),完成了签约手续。
搞定这件事,他便心无旁骛地开始码字。
阳光透过窗户洒在键盘上,斯语的手指如同翩跹的蝴蝶,流畅地将脑海中金庸先生构建的结局转化为文字。
萧中慧与袁冠南发现彼此竟是“失散多年”的兄妹(虽然后来证实是误会),情感经历波折。
所有争夺鸳鸯刀的人马最终齐聚一堂。
那对看似古怪的夫妇露出真容,竟是身怀绝技的萧半和大侠及其夫人。
真相大白,所谓的“鸳鸯刀”,并非什么神兵利器,其中隐藏的“无敌于天下”的秘密,仅仅是刻在刀上的四个字——“仁者无敌”。
这个出人意料的结局,既是对江湖上盲目追求神兵利器风气的巧妙讽刺,也蕴含着深刻的哲理。
当斯语敲下“全书完”三个字,并点击发布后,感觉完成了一件小事。
一些动作稍慢,才刚刚看到言吾发新书消息的读者,兴冲冲地点进来,却惊讶地发现书籍状态已经变成了“已完结”!
再一看字数,只有区区三万字左右。
“啊?这就完结了?原来是个短篇啊!”
“还没看过瘾呢!言吾大大能不能写长点!”
“短篇也好,一口气看完,爽!”
虽然篇幅短小,但《鸳鸯刀》完整的故事、鲜明的人物、幽默的笔触以及“仁者无敌”这个发人深省的结局,给读者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这部作品看似轻松愉快,通篇充满了误会、巧合与幽默桥段。
但其内核却包含着对江湖本质的思考,对“武力”与“仁德”孰轻孰重的探讨,讽刺了那些为一对所谓“宝刀”而争得头破血流的贪婪与愚昧。
在普通读者们的自发宣传和安利之下,消息也逐渐传到了相对封闭和挑剔的“武侠圈”。
这个圈子的读者,大多是从武侠小说黄金时代走过来的,年龄偏长,阅历丰富,对于武侠有着深厚的感情和极高的要求。
他们经历过大师(蓝星有类似影响力的武侠大家,但作品不同)作品的熏陶,眼界很高。
对于近年来武侠小说的没落,他们痛心疾首,对于市面上那些良莠不齐、甚至打着武侠旗号实则胡编乱造的新作,更是嗤之以鼻。
最初听到那个写网络小说《斗罗大陆》、最近还靠写诗闹出很大动静的“言吾”,居然跑来写武侠了,他们的第一反应是不屑和排斥。
“一个写玄幻小说的,懂什么武侠?”
“怕是又来蹭热度,糟蹋武侠题材的!”
“现在的年轻人,哪里写得出真正的武侠精神!”
带着这种先入为主的偏见,一些武侠圈的读者,或是出于批判的目的,或是经不住朋友再三推荐,终于还是点开了《鸳鸯刀》。
然而,这一看,他们之前所有的不屑、质疑和“看不上”,都如同阳光下的冰雪,迅速消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