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他显得格外轻松。
反观其他许多新生,那真是“搬家的架势”。
巨大的行李箱、打包的被褥、脸盆水桶、甚至还有抱着吉他、画板等特长的。
往往是父母、爷爷奶奶齐上阵,大包小包,汗流浃背,才勉强能把行李运进学校。
斯语看着这一幕,不由得再次庆幸自己提前租房的决定是多么明智。
他按照校园内的指示牌和志愿者的引导,顺利找到了作曲系报到的地点。
流程很简单,核对身份,领取校园一卡通和一些新生材料。
然后,斯语直接找到了负责他们班级的辅导员,说明了走读的意向。
星辉艺术大学在学生住宿方面管理并不严格,尤其是对于帝都本地或有特殊情况的学生。
走读申请很简单,填一张表格,说明原因,斯语填的是“校外有固定住所,距离学校近”,辅导员核实情况后签名批准即可。
斯语来回跑了两趟办公楼,主要是问路和排队花费了点时间,很快就将所有手续办理妥当。
虽然没带什么行李,但八月底的天气依然炎热,在校园里走动、排队、办理手续这一通忙活下来,斯语还是出了一身大汗。
背后的t恤直接被汗水浸湿了半边,黏糊糊地贴在身上,很不舒服。
领教材还要等几天统一安排,斯语一看没事了,立刻打道回府。
一回到凉爽的公寓,他第一时间冲进浴室,舒舒服服地洗了个凉水澡,将一身汗水和疲惫冲刷干净。
然后裹着浴袍,往客厅沙发上一瘫,享受着空调带来的干爽清凉,感觉整个人都活过来了。
晚上,手机上的班级微信群开始活跃起来,“叮叮咚咚”响个不停。
斯语点开一看,是辅导员发布了通知,明天上午在各班固定教室集合,统一领取军训服装,并且强调了一些军训期间的注意事项。
群里的同学们显然都很兴奋,一个个“收到”回复得飞快,中间还夹杂着各种表情包和互相打招呼、自我介绍的消息,刷屏速度极快。
斯语也随手回了个“收到”。
但很快,他就觉得有些打扰了。
他正玩那个消除小游戏玩到关键处,群消息的提示音接二连三地响起,很是烦人。
他干脆利落地给班群设置了“免打扰”模式,准备等明天有正事的时候再解开。
然后,他继续沉浸在游戏的世界里,一路过关斩将,直到晚上十点多,才意犹未尽地放下手机,准备睡觉。
第二天早上醒来,斯语拿起手机,看到班群图标上那个鲜红的“99+”提示,不由得咂舌。
“我就知道……”他嘟囔着,对自己昨晚设置免打扰的决定感到无比正确。
他点开群聊,往上翻了翻,发现除了最初那条领军训服的通知是正经事之外,后面几乎全是同学们夜聊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