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景程下午刚回团部,就听说丈母娘和小舅子来了,忙完手头的事,他赶紧回家属区,他比颜绍清更怕她露出破绽。
他都能一眼看出两个人的不同,血脉相连的亲人能分不清楚吗。
一回来,就看到颜绍清正拽着唐海兰的行李,苦苦的劝着:“妈,哪有当天来当天就走的。您好歹住两天再回去。”
走就走吧,还一个人走,把茅天赐留下了。
这她哪搞得定,茅天赐才是那个和原身朝夕相处的人,这是刚见面有些拘谨,时间长了,岂不处处是破绽。
颜绍清看到顾景程回来,像是见到了救星:“景程哥,你快来帮我劝劝我妈,她早上刚来的,这会儿就非要回去。”
唐海兰一看女婿来了,也不急着要走了,只是埋怨的瞪了一眼自家闺女。
这下走不了了,最起码没那么容易走了。
“景程,妈有点急事,真得回去一趟,天赐就托你们照顾一阵子,等我忙完了就回来接他。”
“天赐不用上学吗?”顾景程有点疑惑,这时候可还没到放寒假的时候。
唐海兰叹了口气:“天赐最近成绩一落千丈,死活也跟不上,我想着要不给他留一级,要不就别念了,绍清那时候也是念到这么大就不念了。”
也许唐海兰早就表达过这个想法,茅天赐听到这话,丝毫没有什么波澜,依然捧着那本儿童杂志看的津津有味。
一个要走一个要留,妈和大姐已经拉拉扯扯半天了,他夹在中间也不知道劝谁好,索性干脆不管了。
“即便如此,学也是要上的,国家恢复高考就是一个信号,以后会更加注重文化知识的。”顾景程也不打算强留唐海兰,要走就把茅天赐带走吧。
一起来的就一起回去。
“高考这些事情,我咱普通老百姓有什么关系。”唐海兰觉得,茅天赐已经念到四年级,常用字基本上都认识了,加减乘除也学的滚瓜烂熟,生存就完全没有问题了。
甚至,和大队里那些文盲半文盲比起来,已经算是个知识分子了。
大不大学的,她就不奢望了。
知识分子提心吊胆的苦,她是吃够了。
顾景程看了一眼颜绍清,他觉得与其遮遮掩掩,不如大大方方直截了当。当一件事情到处是破绽的时候,反而就没有破绽。
“绍清这几年一直在自学,随军的这半年我也一直在给她上文化课。前几天,她刚去省城参加完高考。”
“啥?”唐海兰以为自己听错了。
茅天赐也把小脑袋从杂志中抬起来了,大姐现在这么厉害的吗?
颜绍清面对两道不可置信的目光,连忙点点头:“对。”先抛出最大的破绽,把底线压到最低,余下的其他破绽,他们应该也都能自我消化。
唐海兰终于放下了自己手里的行李,重新坐在了桌边。
沉默了半晌,说道:“那就更应该把天赐留在这儿了,你都能去参加高考了,小学的功课,你总能辅导吧,要是他实在不是念书的料,明年留级也不必了。”
她其实不信自己的儿子不是念书的料,以前这孩子成绩挺好的,要不是出了那档子破事,也不至于无心学习,换个环境说不定会好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