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山的庆功梵音已在云海间回荡了三日。九品莲台广场上,菩提古树的枝桠间仍飘洒着细碎的金色佛雨,每一滴落在修士肩头,都能引动体内气感自发流转——有天庭的金甲天将借着佛雨突破了瓶颈,兴奋地挥舞着长枪;妖族的青鸾仙子则用羽翼接住佛雨,炼化后尾羽的灵光更盛。这是林越证道大罗后,三界愿力与灵山地脉深度共鸣的异象,连南瞻部洲钱塘江边的凡俗寺庙,都出现了“佛灯长明七日不熄”的奇景,香客络绎不绝,祈福的愿力如细流般汇入灵山。
广场东侧的临时营地里,哪吒正与铁扇公主争论北俱芦洲的行军路线,火尖枪在他手中转得如流星:“嫂嫂你不懂,万魔谷西侧的黑水河地势险要,俺带水师从水路包抄,定能断了魔修的后路!”铁扇公主摇着芭蕉扇,扇出一缕清风抚平他躁动的火气:“你当黑风魔主是傻子?那河道里早布下了噬灵魔藻,你的水师进去就是送菜。依我看,该让老牛带着妖族先锋从正面强攻,我用芭蕉扇扇散魔瘴,林护法再从空中破阵。”
不远处,托塔李天王正与玄真道长核对《武道入仙道》的军阵篇初稿,玲珑宝塔悬在半空,塔身映出密密麻麻的字迹:“林护法这‘愿力加持阵’确实精妙,可让士兵气感互通,但搬山派的‘淬体诀’若要融入,还需调整阵法节点——练体修士的气感刚猛,得放在阵眼位置才能稳住根基。”玄真道长抚着胡须点头,指尖划过竹简上的阵图:“李天王所言极是,我已让弟子绘制新的阵图,明日出发前便可送到林护法手中。”
藏经阁内却异常静谧,檀香与竹简的古意交织,隔绝了外界的喧闹。林越正与墨尘俯身整理《武道入仙道》的初稿,摊开的竹简足有三十余卷,最上层的“练体篇”墨迹已彻底稳定,偶尔有淡金色的气劲从字迹中溢出,在空气中凝成拳打脚踢的虚影——那是搬山弟子实战时的气韵,被玄真道长以愿力封入竹简。
墨尘捧着玄奘法师的《西行日记》,泛黄的纸页边缘已有些磨损,上面除了经文注解,还有几处手绘的地形图,通天河的漩涡、火焰山的焦土都标注得格外清晰。他指尖停在“通天河遇鼋”的段落,墨色的字迹旁有一行朱笔批注,是玄奘法师晚年补写的:“余过通天河,鼋托问寿,余心在经卷,竟至遗忘。后闻鼋怒沉经,始知‘诺’字重逾千金——渡人者,先需渡己之诺。”
“你看这里。”墨尘将日记递到林越面前,半透明的指尖轻轻点在批注上,“玄奘法师西行十万八千里,渡化的妖魔鬼怪不计其数,却因一时疏忽失信于老鼋。这并非恶念,而是‘执念’遮蔽了本心。你的典籍里,该加一段‘信诺篇’。”他转头看向林越,眼中带着期许,“武道修行,气为表,心为里。你当年在姑苏城承诺守护王婆婆与小石头,后来在灵山承诺护三界根基,这些‘诺’才是你愿力凝聚的核心。若心不诚、诺不信,练体再强也只是莽夫,练气再纯也会沦为邪道。”
林越摩挲着竹简上自己刻下的“守护”二字,想起当年在姑苏城城隍庙,他对冻得发抖的小石头说“以后我护着你”,那时他还只是个刚入道的修士,如今却已证得大罗。他拿起刻刀,在新的竹简上落下第一笔:“信诺者,心之锚也。锚定,则气稳神凝;锚失,则道韵崩散。”刻刀划过竹面的声音清脆,与窗外的梵音隐隐相合。
刚刻完“信诺篇”的开篇,藏经阁外突然传来三声沉稳的钟鸣。不同于灵山晨钟的空灵,这钟声带着幽冥特有的玄寒之气,却又透着不容置喙的庄严肃穆,仿佛能穿透神魂——这是地府的“幽冥钟”,唯有十殿阎罗共同出行时才会敲响,百年难闻一次。
守阁的伽蓝护法快步进来,金色的铠甲上还沾着佛雨的微光,神色却异常恭敬:“林护法,地府十殿阎罗亲至,已在山门外的‘迎宾坪’等候。秦广王殿下说,此次是特来致谢,还带来了地藏王菩萨的法旨。”
“十殿阎罗同时离界?”墨尘的半透明身影微微一震,僧袍上的金线纹路泛起微光,“地府规制比天庭还要森严,十殿主各司其职,若要同时离幽冥界,需经地藏王菩萨与酆都大帝双重许可。当年无天之乱时,也只来了秦广王与楚江王两位。看来你净化枉死城噬魂魔窟,对地府的影响远比我们想的要大。”
林越心中一动,将刻刀与竹简收好。他能隐约感受到,体内丹田中的亡魂舍利正微微发热,与外界的幽冥钟鸣产生了共鸣,仿佛有无数细微的愿力丝线从地府方向延伸过来,轻轻拉扯着他的道韵。“走,去看看。”
“十殿阎罗?”墨尘眼中闪过一丝惊讶,“地府规制森严,十殿主同时离界需奏请地藏王菩萨,看来此次你融合亡魂舍利,帮了地府大忙。”
刚走出藏经阁的朱红大门,便见灵山南麓的迎宾坪上空,悬浮着一座丈宽的玄黑色石拱桥。桥身并非凡石所制,表面刻满了螺旋状的“往生咒”经文,每一个篆字都在流淌着淡青色的幽冥灵气,经文间隙还嵌着细小的白色光点——那是历代善魂的愿力凝结而成。桥下并非虚空,而是涌动着如墨般的寒气,却被桥身的经文牢牢锁住,一丝也未曾外泄,正是地府专属的“接引桥”,专为跨界出行所设,每动用一次都要消耗海量的幽冥愿力。
桥的另一端,十位身着玄色官袍的身影并肩而立,周身的玄气如淡烟般萦绕,却与灵山的佛光形成奇妙的平衡,没有半分冲突。为首的秦广王面如重枣,颌下三缕长髯梳理得一丝不苟,身着绣着“公正”二字的官袍,左手持着一支碧玉判官笔,笔尖悬着一滴凝而不坠的墨珠——那是“判魂墨”,可辨亡魂善恶;右手握着一卷泛黄的册子,正是记录阳间寿数的《生死簿》节选本。
秦广王身旁的楚江王生得青面长须,官袍上绣着“孽镜”图案,腰间挂着一枚巴掌大的青铜令牌,令牌中央铸着一面微型孽镜,镜面虽小,却能清晰映出人的影子,正是“孽镜台”的伴生令牌;紧随其后的宋帝王面容威严,头戴嵌着“刑罚”二字的金冠,手中握着一把玄铁锁链,链身刻满“洗恶”经文;五官慈善的卞城王则捧着一尊玉质香炉,炉中燃着“安魂香”,香气飘到迎宾坪上,让焦躁的灵禽都安静下来。其余六殿阎罗也各有标识:五官王持“罪录册”,阎罗王佩“斩恶剑”,平等王托“衡道秤”,泰山王握“镇魂印”,都市王携“轮回灯”,转轮王执“六道匙”,十人站在一起,便如一道横跨阴阳的秩序屏障。
迎宾坪上的三界修士都已停下喧哗,哪吒收起了火尖枪,铁扇公主合上了芭蕉扇,连最喜闹的孙悟空都从云端落下,好奇地打量着那座接引桥,却没敢贸然上前——他当年大闹地府时,曾与秦广王有过交锋,深知十殿阎罗的厉害。
“林护法,别来无恙!”秦广王率先迈步走下接引桥,玄色官袍下摆扫过地面时,竟没有扬起半分尘土,碧玉判官笔上的判魂墨微微晃动,朝着林越的方向弯了弯——这是判官笔对“至善之人”的自然反应。他走到林越面前三尺处站定,拱手行礼时,官袍上的金线纹路泛起细碎的金光:“此次我等联袂而来,一是为谢你三年前净化枉死城噬魂魔窟,二是为贺你证得大罗道果——你的‘守护传承’道韵,不仅护了阳间生灵,更稳固了地府的轮回根基,实乃三界之幸。”
“秦广王客气了。”林越连忙拱手回礼,体内的亡魂舍利愈发温暖,他能清晰地感受到秦广王身上的“公正”道韵,与自己的“守护”道韵虽属不同范畴,却有着“护持秩序”的共通之处,“当年枉死城魔窟作乱,三百英烈亡魂受困,我只是做了该做的事。倒是地府各位殿下,为三界轮回操劳,才是真正的功德无量。”
“林护法过谦了。”楚江王也走上前,青面虽显威严,声音却很平和,他抬手解下腰间的孽镜令牌,递到林越面前,“你可知那三百士兵亡魂的来历?他们是三百年前镇守北俱芦洲‘无名关’的戍边军,当年魔修第一次入侵时,他们粮尽弹绝,却用血肉之躯挡住了魔修的先锋,最后全员殉国。按地府规制,这般英烈本应直接入‘天人道’轮回,却被黑风魔主的余孽用‘噬魂阵’困住,以煞气侵蚀神智,险些堕入恶道。”
林越连忙回礼:“秦广王客气,守护三界本是分内之事。当年枉死城魔窟作乱,无数亡魂受困,我亦是恰逢其会。”
楚江王手中的令牌入手冰凉,却又透着一股中正平和之气,完全没有幽冥器物的阴寒。林越指尖刚触到令牌表面,便有无数细微的画面涌入脑海——那是三百士兵守关的最后时刻:雪地里,他们穿着单薄的铠甲,握着生锈的兵器,面对潮水般的魔修,没有一人后退;领头的校尉吼着“守土有责”,身中数刀仍死死抵住城门;年轻的士兵用身体挡住射向校尉的魔箭,临终前还望着南瞻部洲的方向,喃喃喊着“娘”。这些画面并非虚幻,而是令牌中的孽镜之力,倒映出士兵们生前的忠勇。
“你净化魔窟时,不仅驱散了煞气,更让他们的‘护界愿力’凝聚成舍利。”楚江王的声音带着一丝感慨,“这股愿力顺着轮回通道反哺地府,竟让枉死城的‘枉死册’自动焕发光芒,修正了千余条因魔修干扰而错录的魂魄信息——有位被误判为‘恶魂’的老秀才,本应入饿鬼道,被修正后投生到了书香世家;还有一对战死的夫妻亡魂,原本轮回轨迹错开,如今已被调整到同一户人家,来世仍能做夫妻。”
林越低头看向令牌,才发现令牌正面是微型孽镜,背面刻着“幽冥通行”四个古篆字,字迹周围环绕着六道细小的光环,分别对应六道轮回。随着他体内亡魂舍利的发热,令牌上的光环开始缓缓旋转,淡青色的幽冥灵气与他周身的金色佛光交织在一起,在他指尖凝成一道小小的光虹。
林越接过令牌,才发现令牌背面刻着“通行”二字,玄光流转间,竟与他体内的亡魂舍利产生了共鸣。“这是……”
“此乃地府最高等级的‘幽冥通行令’。”秦广王的声音适时响起,他抬手示意,令牌上的六道光环转得更快了,“这令牌是用‘轮回石心’所铸——轮回石是幽冥界的根基,藏于酆都大帝宫殿之下,百万年才凝出一颗石心。此令有三用:其一,持令者可自由出入地府十八层,无需经奈何桥查验、孟婆汤洗礼,连枉死城、无间地狱这样的禁地也能随意进入;其二,若遇亡魂作乱或魔修扰界,可凭此令调动当地所有阴兵阴将,权限与十殿阎罗等同;其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它能引动你体内的亡魂舍利之力,帮你感知轮回规则的运转——这是地藏王菩萨特意嘱咐的,他说你的‘守护之道’若要臻至圆满,需懂‘生死秩序’,方能护得三界周全。”
秦广王刚说完,宋帝王上前一步,将手中的玄铁锁链递到林越面前:“这是‘洗恶链’的仿制品,虽无镇压恶魂之能,却能帮你感知煞气。你手中的通行令引动轮回规则时,若遇被污染的亡魂,锁链会自动发热示警。”卞城王也将玉质香炉递过来:“此炉中的安魂香,可安抚枉死亡魂的戾气,你引导亡魂入轮回时,点燃一炷,能省不少力气。”
其他几位阎罗也纷纷送上礼物:五官王的“罪录册”节选本,记录着常见的亡魂罪业判定标准;阎罗王的“斩恶剑”剑穗,能增强剑气的净化之力;平等王的“衡道秤”秤砣挂件,可帮你判断生灵的善恶比重;泰山王的“镇魂印”拓片,能稳固心神不受阴邪侵扰;都市王的“轮回灯”灯油,遇煞气会自动燃烧;转轮王的“六道匙”钥匙扣,能打开六道轮回的临时通道。短短片刻,林越手中已堆满了地府的至宝,每一件都透着浓郁的幽冥愿力,却与他的佛光完美融合。
这些宝物刚触碰到林越的手掌,他体内的亡魂舍利便爆发出一阵耀眼的金光,与通行令的幽冥灵气彻底交融。识海之中,清越的提示音如大道轰鸣般响起,不再是冰冷的机械音,而是带着地府愿力的温润质感,每一个文字都像是无数亡魂的低语祝福:
【检测到地府核心至宝集群(轮回石心、洗恶链仿品等),与宿主体内亡魂舍利产生深度共鸣,开始解析轮回规则核心机理……】
【解锁新能力:轮回规则(感知)——圆满 99.9% (特性强化:1. 可清晰可视化三界生灵轮回轨迹,标注“错投”“滞留”“被污染”等异常状态,生成对应解决方案;2. 愿力引导效果提升:可直接以“守护愿力”重构枉死亡魂的残缺神智,无需借助地府法器,引导效率提升 50%;3. 生死道韵融合:免疫所有阴属性攻击与灵魂侵蚀,对魔修煞气的净化速度提升 15 倍,触碰被污染亡魂时自动触发“净化光环”;4. 附加效果“幽冥亲和”:地府阴兵阴将对你的忠诚度提升至 100%,善魂会主动向你靠拢)】
【道果共鸣效果触发:精神属性已达大罗金仙上限(1000点),但“守护传承”道韵与轮回规则深度交融,感悟力进入“永恒增长”状态——每接触一种天地规则(如轮回、时空、因果),道果凝练度提升 0.1%,同时解锁该规则与武道的融合法门】
【触发支线任务:修正三界轮回异常——魔修以“混沌魔鼎”为核心,在北俱芦洲、南瞻部洲等七处布下“噬魂阵”,导致千余亡魂滞留阳间、百余名善魂被污染错投恶道。任务目标:1. 净化所有被污染亡魂;2. 引导滞留亡魂入地府;3. 摧毁三处魔修“噬魂阵”。任务奖励:1. 轮回规则(感知)圆满 100%;2. 获得地府“阴司判官”荣誉职衔,可查阅《生死簿》核心卷宗(含三界生灵前世今生);3. 墨尘残魂实体化提升 10%(当前 30%→40%);4. 解锁“轮回守护阵”:可在指定区域布下阵法,隔绝魔修煞气对轮回通道的侵蚀】
【即时反馈:吸收地府至宝愿力,大罗不灭体韧性提升 5%,万界大罗武“愿力加持”效果范围扩大至五百人】
林越只觉得眉心一阵温热,通行令化作一道青金色的流光融入他的体内,与丹田中的舍利本源紧紧相连。刹那间,一股奇妙的“通感”笼罩了他——他仿佛化作了地府的一部分,能“看”到枉死城的亡魂正排着整齐的队伍走过奈何桥,孟婆手中的汤勺舀起淡金色的汤药,每一勺都精准地洗去亡魂的前尘记忆,却保留着他们的善念;能“听”到秦广王的判官笔在生死簿上滑动的“沙沙”声,每一笔落下,都对应着阳间一个生命的诞生或逝去;能“触摸”到轮回通道的壁垒,感受到里面流淌的愿力如长河般奔腾,却在北俱芦洲的位置出现了几处破损,黑色的煞气正从破损处疯狂涌入,将原本清澈的愿力染成墨色。
他甚至“看到”了那几缕被污染的亡魂——其中一缕是北俱芦洲的牧羊少年,生前为保护羊群被魔修所杀,煞气侵蚀下,他的轮回轨迹已扭曲成黑色,正朝着饿鬼道坠落,可他的灵魂深处,仍残留着抚摸羊群的温暖记忆;还有一缕是南瞻部洲的绣娘,因丈夫被魔修所害,怨气被煞气放大,滞留阳间化作“泣血厉鬼”,却在深夜偷偷为流浪的孩童缝制棉衣。
【检测到地府至宝“轮回石”气息,与宿主体内亡魂舍利共鸣,开始解析轮回规则……】
【解锁新能力:轮回规则(感知)——圆满 99.9% (特性:1. 可清晰感知三界生灵的轮回轨迹,识别“错投”“滞留”的异常魂魄;2. 能以愿力引导枉死亡魂入正途,无需借助地府法器;3. 对“生死道韵”理解加深,免疫阴属性攻击与灵魂侵蚀)】
【道果共鸣效果触发:精神属性已达大罗金仙上限(1000点),但“守护传承”道韵与轮回规则交融,感悟力进入“永恒增长”状态——每接触一种天地规则,道果凝练度提升 0.1%】
【触发支线任务:修正枉死城轮回异常——因魔修干扰,枉死城有千余亡魂滞留阳间,需引导其入地府轮回。任务奖励:1. 轮回规则(感知)圆满 100%;2. 获得地府“阴司判官”荣誉职衔,可查阅生死簿核心卷宗;3. 墨尘残魂实体化提升 10%】
令牌化作一道玄光融入林越体内,与丹田中的舍利本源相连。他瞬间便感受到一股奇妙的“联系”——仿佛能看到枉死城的亡魂正排队通过奈何桥,孟婆汤的香气混着幽冥寒气飘来;能“听”到生死簿上的名字自动刷新,每一个名字后都跟着清晰的轮回轨迹;甚至能感知到北俱芦洲的魔瘴中,有几缕被污染的亡魂正在挣扎,他们的轮回轨迹被魔修扭曲,正朝着恶道坠落。
“这便是轮回规则的玄妙之处。”墨尘不知何时已走到他身边,他的半实体身影在幽冥至宝的灵气滋养下,竟凝实到能看清僧袍上的针脚,连耳垂上的佛珠印记都清晰可见,“三界轮回如四季更迭,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皆有定数。善魂入天人道、人道,恶魂入饿鬼、地狱道,并非‘惩罚’,而是‘平衡’——善念积累愿力,滋养三界;恶念滋生煞气,侵蚀根基,轮回规则便是将这两种力量分流,维持天地的平衡。”
他抬手指向林越的丹田位置,半透明的指尖穿过林越的铠甲,却在触及舍利本源时停住了——那里的金光正与通行令的灵气交织,形成一道小小的太极图,“你融合的亡魂舍利,是三百英烈‘护界善念’的凝聚,本质上是‘秩序愿力’,与轮回规则的‘平衡之道’天生契合。地藏王菩萨让你接触轮回,便是希望你明白:真正的‘守护’,不是只护生灵的性命,更要护天地的秩序——没有秩序,生灵的性命便如风中残烛,转瞬即灭。”
秦广王深以为然地点头:“墨尘大师所言极是。当年孙悟空大闹地府,勾销生死簿,虽看似‘反抗不公’,却导致阳间无数生灵寿数紊乱,亡魂滞留,愿力锐减,魔修险些趁机突破封印。林护法你的‘守护’,恰好是‘秩序’的根基,这也是我们今日前来的核心原因——魔修已开始大规模干扰轮回,若不及时阻止,用不了百年,三界的愿力便会枯竭,到那时,即便你证得大罗,也难敌魔修的潮水攻势。”
秦广王上前一步,躬身做出邀请的姿态,碧玉判官笔指向接引桥:“林护法,地藏王菩萨已在枉死城的‘安魂广场’设下法会,那三百名士兵亡魂得知你证道大罗,都盼着向你当面致谢。同时,菩萨还请了‘孟婆’‘牛头马面’等地府重臣,他们会为你详细讲解轮回规则的运作细节——比如‘奈何桥的查验机制’‘孟婆汤的配方与功效’‘十八层地狱的洗恶流程’。这些知识对你完善《武道入仙道》的‘练神篇’大有裨益。”
“练神至深,重在‘明心见性’,而轮回规则,正是‘心性’的终极映照。”楚江王补充道,“你练神时强调‘守心’,可何为‘心’?心便是生灵的‘本质’——善念是心,恶念也是心,轮回规则能照出心的本质,帮你在练神时分清‘守护之心’与‘执念之心’,避免走火入魔。当年我在地府见过不少修士,练神时误入‘执念’,将‘复仇’当‘守护’,最终堕入魔道,实在可惜。”
林越转头看向迎宾坪入口,如来佛祖与菩提老祖正缓步走来,身后跟着伽叶尊者与阿难尊者。如来佛祖身披十二环金袈裟,佛光如暖玉般温润;菩提老祖则穿着朴素的道袍,手中握着一株刚采摘的菩提叶,叶片上的纹路与林越识海的神锚纹路一模一样。看到林越看来,二人同时颔首示意,如来佛祖的声音传入他的识海:“地府乃三界秩序根基,此行可助你完善道韵,去吧。”菩提老祖也传音道:“记住,‘感知’轮回而非‘掌控’轮回,顺应规则方能与道共生。”
林越心中了然,对着秦广王拱手应道:“固所愿也,不敢请耳。能得地藏王菩萨与各位殿下指点,是晚辈的福气。”
林越转头看向闻讯赶来的如来佛祖与菩提老祖,见二人颔首示意,便欣然应下:“固所愿也,不敢请耳。”
如来佛祖抬手一挥,一道柔和的金光从他掌心飞出,落在林越的铠甲上。金光瞬间融入铠甲的纹路,原本银白色的铠甲表面,浮现出一层淡淡的金色佛纹,与他体内的佛光相互呼应:“此乃‘佛心护魂符’,以我佛丈六金身的佛光凝练而成。幽冥界阴气虽有秩序,却仍对阳间肉身有细微侵蚀,此符可护你肉身毫发无损,更能在你遭遇强力阴邪攻击时,自动激发‘不动明王护罩’。”
他顿了顿,目光转向北俱芦洲的方向,佛光中多了一丝凝重:“地府传来消息,魔修已在万魔谷布下‘九幽冥罗阵’,将混沌魔鼎与轮回通道相连,专门吞噬途经的亡魂煞气。你此行去地府,既要学习轮回规则,也要留意魔修在幽冥界的踪迹——若遇紧急情况,可捏碎此符,我会立刻感应到你的位置。”
菩提老祖走上前,将手中的菩提叶递到林越面前。叶片刚触到林越的指尖,便化作一枚米粒大小的碧绿色菩提子,自动嵌入他的眉心竖纹:“这颗‘通慧子’,是我在菩提树下闭关百年所结,有‘明心见性’之效。轮回规则中蕴含着海量的生死因果,稍有不慎便会被因果缠绕,心神失守——此子可帮你过滤因果中的驳杂信息,只留下规则的核心机理。”
他轻轻拍了拍林越的肩膀,道袍上的灵气与林越的道韵交融:“记住,‘感知’轮回不是让你做第二个阎罗王,而是让你明白‘生死有常’的道理。你的道是‘守护’,不是‘替代天地裁决’。该生的生灵要护其生,该死的生灵要顺其死,这才是‘与道共生’的真谛。当年我教悟空七十二变,却没教他‘顺应’之道,才让他闯下大祸,你切不可重蹈覆辙。”
菩提老祖则递来一枚菩提子:“这颗‘通慧子’可帮你过滤轮回规则中的驳杂信息,避免心神被生死因果干扰。记住,感知轮回不是‘掌控’轮回,而是‘顺应’规则——你的道是守护,不是替代天地行事。”
“林小子,等等俺!”一道金光突然从迎宾坪的人群中窜出,孙悟空扛着金箍棒落在林越身边,猴毛因为兴奋根根倒竖,“俺也去地府瞧瞧!当年俺大闹地府时,只闯了十殿阎罗的宫殿,还没见过地藏王菩萨呢!再说,那些魔修要是敢在幽冥界作乱,俺一棒子把他们的黑鼎打成铁饼,看他们还怎么污染轮回!”
“悟空不可胡闹!”如来佛祖无奈地摇头,金箍棒上的煞气与地府的玄气本就相冲,孙悟空一靠近接引桥,桥身的往生咒便开始微微震动,“地府乃阴曹重地,讲究庄严肃穆,不可喧哗打闹。你若同行,需收起金箍棒的煞气,化去本体的妖气,更不能惊扰亡魂——否则,休怪我将你压回五行山再思己过。”
孙悟空立刻将金箍棒缩小藏在耳中,拍着胸脯保证:“俺晓得!俺这就收了煞气!”他闭上眼睛,周身的妖气瞬间收敛,化作一个身着青色布衣的少年模样,只是脸上的猴相还未完全褪去,一双火眼金睛仍泛着微光,“俺保证安安静静的,就跟在林小子身后,绝不乱说话,要是真有魔修,俺也轻手轻脚地收拾他们,保证不闹出动静!”
秦广王看着孙悟空的模样,忍不住笑了:“孙大圣当年大闹地府,倒是让我等见识了‘石猴的赤子之心’。如今大圣已归正道,同去地府也好——你的金箍棒蕴含佛门金光,正好能克制魔修煞气,若遇噬魂阵,或许还能帮上忙。”得到秦广王的许可,孙悟空顿时喜笑颜开,蹦蹦跳跳地跟在林越身后,好奇地打量着接引桥的纹路。
“悟空不可胡闹。”如来佛祖无奈摇头,“地府乃阴曹重地,不可喧哗。你若同行,需收起金箍棒的煞气,不得惊扰亡魂。”
孙悟空立刻将金箍棒缩小藏在耳中,拍着胸脯保证:“俺晓得!俺就安安静静跟着,绝不惹事!要是真有魔修,俺也轻手轻脚地收拾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