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都市重生 > 面板武途:港片穿行炼大罗 > 第31章 襄阳城备战,武学护家国

第31章 襄阳城备战,武学护家国(2 / 2)

雪越下越大,练兵场的雪地上踩出了密密麻麻的脚印,积雪被踩成了冰,滑得很,有几个士兵不小心摔了跤,爬起来接着练,没人抱怨。狗蛋跟着王大叔练了半个时辰,再砍向木桩时,已能灵活地用刀背卸力 —— 木桩上画着个圈,代表蒙古兵的腰侧,他一刀刺下去,正好刺中圈里,兴奋得大喊:“林少侠!我会了!我能刺中了!我能杀蒙古兵了!”

到了傍晚,林越组织了场实战演练 —— 让二十个义军士兵拿着木棍当 “蒙古骑兵”,骑着马(用裹了棉絮的木凳代替,防止摔伤人),从练兵场的一端冲过来;其他士兵则分成两排,拿着武器,用白天学的 “卸、挡、刺” 应对。一开始,还有士兵慌得忘了招式,看到 “骑兵” 冲过来就往后退,被 “骑兵” 撞倒在雪地里,引得旁边的人一阵紧张;可练到第三次时,士兵们已能熟练配合:前排的士兵用刀背卸 “骑兵” 的木棍,后排的士兵趁机刺 “马肚子”(木凳腿),还有人用脚绊 “马腿”,竟成功 “拦下” 了所有 “骑兵”,连站在一旁观看的吕文德都忍不住拍手叫好:“林少侠!你这法子太管用了!之前我们硬拼,拦一辆冲车要伤十几个弟兄,现在这么练,伤亡肯定能少一半!”

接下来的三日,林越每天都带着士兵们训练 —— 清晨天不亮就起来,在雪地里练卸力和刺杀,哈出的白气在眼前聚成一团,眉毛和胡子上都结了霜;午后则模拟蒙古军的攻城方式,用粗木搭了个简易的 “冲车”,让士兵们练习怎么砍断冲车的木轮(冲车的木轮裹着铁皮,林越教他们用斧头先砸掉铁皮,再用刀背砍木轮的辐条),还用梯子搭在城墙上,练怎么把爬墙的蒙古兵推下去(用长杆,杆头绑着铁钩,钩住蒙古兵的铠甲,轻轻一拉就能让他们掉下去);傍晚则教士兵们简单的疗伤技巧 —— 用襄阳城外采的艾草煮水热敷伤口,能缓解疼痛;用酒坊捐的烈酒消毒,虽然疼,却能防止伤口化脓。

郭靖偶尔也会来练兵场,看到士兵们的进步,忍不住赞叹:“林兄,你把复杂的武学简化成普通百姓能学的招法,比我只会用降龙掌硬拼强多了。之前我总觉得武学是江湖人的事,是用来打打杀杀的,现在才知道,武学也能护佑家国,让百姓们有能力保护自己的家。”

林越笑着摇头,他正帮一个士兵调整握刀的姿势,那士兵是个农夫,之前握锄头习惯了,握刀时总把刀柄握得太靠后。“不是我厉害,是大家愿意学、愿意拼。” 他把士兵的手往前挪了挪,“你看,他们不是为了打仗才来的,是为了守住襄阳,守住自己的家。蒙古军之前屠了襄阳附近的樊城,他们怕襄阳破了,自己的家也没了 —— 这份信念,比任何招式都管用。”

到了第四日清晨,天刚蒙蒙亮,蒙古军果然又来攻城。这次他们来了十辆冲车,冲车的木头上裹着铁皮,上面还站着几个蒙古兵,手里拿着长枪,显然是想趁机爬城墙。林越带着五百名训练过的士兵守在城门两侧,他们分成五组,每组一百人,一组负责砍冲车的木轮,一组负责刺冲车后的蒙古兵,一组负责用长杆推爬墙的蒙古兵,还有两组负责支援。

冲车越来越近,蒙古兵的吆喝声也越来越响。“准备!” 林越大喊一声,士兵们立刻握紧了武器。冲车刚到城门下,第一组的士兵就冲了上去,他们先用斧头砸掉冲车木轮上的铁皮,铁皮 “哐当” 掉在地上,溅起雪沫;再用刀背砍木轮的辐条,“咔嚓” 一声,一根辐条断了,木轮立刻歪了下来。冲车上的蒙古兵慌了,想跳下来,却被第二组的士兵用木棍刺中了腿,当场摔在雪地里。

这场攻城战打了一个时辰,蒙古军最终还是退了。城墙上的守军欢呼起来,他们看着城下散落的冲车碎片,还有蒙古兵留下的尸体,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吕文德走过来,拍了拍林越的肩膀,声音里满是感激:“林少侠!这次只伤了二十个弟兄,比之前少多了!你教的招法,真管用!”

【带兵技能解锁:通过 “分组教学(按基础分群)— 组长筛选(选有经验者)— 实战模拟(还原战场场景)” 的系统化训练,林越掌握基础带兵逻辑,士兵的训练效率与协作能力显着提升】

【解锁 “带兵(基础):入门 12.7%”—— 掌握 “分层教学”“按需适配(按武器定招式)”“风险预判(模拟攻城风险)” 基础方法,士兵训练效率提升 40%,团队协作默契度增强 25%,战场伤亡率降低 30%】

【基础搏杀技能圆满:通过 “原理简化(去内力化)— 场景适配(针对蒙古军战术)— 反复打磨(三日集训)”,林越对基础搏杀的理解与应用达到极致,可让无基础者快速掌握实战技巧】

【基础搏杀技能(精通 75.2%)→ 基础搏杀技能(圆满 98.5%)—— 掌握 “卸力(物理借势)”“格挡(杠杆原理)”“刺杀(精准定位)” 的终极简化技巧,可根据士兵武器(刀 \/ 棍 \/ 锄头)、体力(少年 \/ 老兵)快速调整招式,士兵实战伤亡率降低 60%,单兵战力提升 50%,团队协同攻防效率提升 45%】

雪夜里的襄阳城,灯火通明。练兵场的篝火堆旁围满了士兵,狗蛋拿着自己的锈刀,正兴奋地跟同伴们比划今天怎么用刀背砍断冲车的木轮,刀身上的缺口在火光下闪着光;王大叔则坐在一旁,给一个受伤的士兵包扎伤口,他手里拿着艾草煮过的布条,轻轻缠在士兵的腿上,嘴里还念叨着林越教的话:“裹紧点,艾草能止疼,明天就能下地走路了。”

林越站在城墙上,望着城外蒙古军的营帐,营帐里的篝火已经灭了,只有几盏巡夜的灯笼在雪地里晃着。汉江的水在城下流过,结着薄冰,月光洒在冰面上,像铺了层银。他心里满是踏实 —— 他终于明白,武学不止于江湖中的快意恩仇,不止于门派间的争斗,更能成为护佑家国的力量。那些看似简单的 “卸、挡、刺”,不是什么高深的武功,却是普通百姓守护家园的底气;那些握着锈刀、木棍的士兵,不是什么武林高手,却是襄阳城最坚固的防线。

郭靖走到林越身边,递给他一碗热酒,酒碗是粗陶的,边缘有个小缺口,却透着暖意:“林兄,谢谢你。有你教的招法,有大家的拼劲,咱们一定能守住襄阳。”

林越接过酒碗,喝了一口,烈酒顺着喉咙滑下去,暖得人心里发颤。他望着郭靖,笑着说:“不是我一个人的功劳。是洪七公的丐帮运粮,是黄前辈的连环弩,是吕守将的坚持,还有所有想守住襄阳的百姓 —— 咱们一起,一定能守住这里。”

雪还在下,却没了之前的寒意。襄阳城的灯火,像雪夜里的星星,一盏盏亮着,照亮了守城的路,也照亮了众人心中的希望。林越知道,接下来的战斗还会很艰难,蒙古军的铁骑还会再来,可只要这些握着武器的百姓还在,只要这份守护家国的信念还在,襄阳城就不会破,这片土地就不会被践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