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都市重生 > 面板武途:港片穿行炼大罗 > 第87章 客栈遇江南,七怪传武学

第87章 客栈遇江南,七怪传武学(1 / 2)

抵达沧州城时,夕阳已斜挂在西山上,将青灰色的城墙染成温暖的橙红色。城门下往来的行人络绎不绝 —— 挑着担子的商贩吆喝着 “沧州烧饼,热乎的!”,声音洪亮得穿透市井喧闹;牵着马匹的旅人勒着缰绳,小心避开穿梭的孩童;几个扎着羊角辫的小姑娘,举着糖人在人群中追逐,糖丝在夕阳下泛着琥珀色的光,清脆的笑声与骡马的嘶鸣交织在一起,满是烟火气。

林越三人牵着马,顺着人流走进城内。郭靖的乌珠穆沁马体格健壮,鬃毛油亮,引得路人频频侧目;黄蓉的白色三河马温顺地跟在身后,偶尔甩动尾巴驱赶蚊虫,马蹄踏在青石板路上,发出 “嗒嗒” 的轻响。走了约莫半盏茶的功夫,前方出现一家名为 “悦来客栈” 的店铺 —— 门面宽敞,屋檐下挂着两盏红灯笼,灯笼上的 “悦来” 二字用金线绣成,在暮色中格外醒目。门口的店小二穿着青色短打,腰间系着白布围裙,脸上堆着笑,正热情地招呼客人:“客官里面请!上好的客房带窗,热乎的牛肉面刚出锅,保管您住得舒坦、吃得痛快!”

走进客栈,大堂内人声鼎沸,七八张八仙桌坐得满满当当。靠窗的一桌,几个镖师模样的汉子围着酒坛喝酒,酒液洒在桌角也不在意,高声谈论着 “黑风口山匪” 的传闻;角落的一桌,一对夫妻带着孩子,妇人正耐心地给孩子喂着面条,孩子的小手上还沾着酱汁;柜台后,掌柜的拨弄着算盘,“噼里啪啦” 的声响与周围的喧闹相得益彰。

店小二快步迎上来,目光扫过三人的马匹,立刻笑道:“三位客官,是打尖还是住店?咱们店里有三间相邻的上房,刚打扫干净,通风又亮堂;饭菜也新鲜,刚卤好的酱牛肉、热乎的牛肉面,都是咱们沧州的特色,您要不要尝尝?”

“住店,就要那三间上房,再备三碗牛肉面、两斤酱牛肉,多加些辣油。” 黄蓉笑着说道,她的声音清脆,一下子就盖过了周围的喧闹。目光扫过大堂时,她忽然眼睛一亮,用手肘轻轻碰了碰郭靖,压低声音朝着角落里的一张桌子努了努嘴:“郭靖,你看那边 —— 那铁杖的样式,还有韩姑娘的梅花剑鞘,像不像你师父们?”

郭靖顺着黄蓉的目光看去,只见角落里的桌子旁坐着七位形态各异的人 —— 为首的是个双目失明的老者,身穿洗得发白的粗布长衫,手里握着一根通体黝黑的铁杖,铁杖顶端镶嵌着一颗铜球,虽看不见,却脊背挺直,指尖轻轻摩挲着杖身,透着一股不怒自威的威严;旁边坐着一位中年女子,身穿浅蓝色衣裙,手持一柄长剑,剑鞘上绣着几朵白梅,眉目间带着几分英气,正是韩小莹;其余几人 —— 朱聪摇着一把折扇,扇面上题着 “江湖行” 三字,时不时用扇尖挑着酒壶倒酒;韩宝驹握着马鞭,脚边放着一个酒坛,时不时抿一口酒;南希仁沉默地擦拭着斧头,动作缓慢却一丝不苟;全金发把玩着几枚铜钱,铜钱在指尖灵活地转动;张阿生则大口吃着牛肉,油汁顺着嘴角流下也不在意。

“是师父们!” 郭靖惊喜地喊出声,声音里满是激动,连忙快步走了过去,对着七位老者深深躬身行礼,动作标准而恭敬,腰弯得几乎贴近地面:“师父们,你们怎么会在这里?我还以为要到江南才能见到你们呢!”

原来,这七位正是江南七怪。他们原本在嘉兴的醉仙楼修炼,前些日子听闻郭靖要从蒙古前往中原,特意赶至沧州汇合 —— 一来是想看看郭靖这些年的武功进步,二来也是担心他初入中原,不熟悉江湖险恶,想多指点他几句,免得他被人欺负。柯镇恶听到郭靖的声音,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握着铁杖的手微微动了动,声音带着几分沙哑却格外温和:“靖儿,你终于来了!我们算着你出发的日子,特意在这里等你。这几年在蒙古,跟着大汗征战,武功没落下吧?”

林越和黄蓉也跟着走了过来。林越整理了一下衣襟,对着江南七怪拱手行礼,语气恭敬而谦逊:“晚辈林越,见过七位前辈。久闻江南七怪侠义之名 —— 当年为了一句承诺,千里迢迢前往蒙古寻找郭靖兄,这份信守承诺、重情重义的精神,晚辈一直十分敬佩。今日得见,实属荣幸。”

朱聪收起折扇,目光落在林越身上,仔细打量着他 —— 见林越衣着朴素却整洁,腰间斜挎着一柄青铜剑,剑鞘虽朴素却透着一股古朴的气息,言行举止沉稳有礼,不像寻常毛躁的年轻人,笑着问道:“这位小兄弟看着面生,却气度不凡,想来也是习武之人?不知师从何处,练的是哪门功夫?平日里侧重剑法,还是内功?”

“晚辈师从清虚观的玄机子道长,” 林越如实回答,语气依旧谦逊,“略懂一些粗浅的墨子剑法和全真内功。之前在蒙古,多亏郭靖兄照料,还从他那里学了降龙十八掌的基础招式,只是一直不得要领,总觉得掌法的刚劲与内功的流转衔接不畅。今日见到七位前辈,若前辈们不嫌弃,晚辈想向你们请教一些武学上的问题,比如剑法的刚柔配合、掌法的发力技巧,还望前辈们指点一二。”

柯镇恶闻言,微微点头,铁杖在地上轻轻一顿,发出 “笃” 的一声,声音虽轻,却让周围的喧闹都安静了几分:“小兄弟有这份虚心,难能可贵。我们江南七怪虽不是什么顶尖高手,但在武学上也摸爬滚打了几十年,从刀枪剑戟到拳脚功夫,都有些自己的心得。既然你愿意学,我们便传你两招 —— 一来是给靖儿做个伴,二来也让你多些防身的本事,在江湖上行走也安全些。”

此时,店小二端着三碗热气腾腾的牛肉面和一盘酱牛肉走了过来,小心翼翼地将食物放在桌上。牛肉面的汤头浓郁,飘着一层红油,撒着翠绿的葱花;酱牛肉切得厚薄均匀,纹理清晰,还冒着热气,香气扑鼻。江南七怪与郭靖、黄蓉许久未见,一边吃着东西,一边聊着这些年的经历 —— 郭靖说起在蒙古跟着成吉思汗打猎、征战的日子,说起洪七公在张家口传授他降龙十八掌时的趣事,语气里满是感激;江南七怪则讲述着江南的江湖趣事,说起最近丐帮与铁掌帮在临安的冲突,提醒郭靖 “江湖不比草原,人心复杂,遇事要多听蓉姑娘的建议,别莽撞行事”,气氛十分热闹。

吃过晚饭,客栈老板听说几位是江湖侠士,特意腾出后院一间宽敞的院子,供几人切磋武学。院子里铺着平整的青石板,角落里种着几棵桂花树,晚风一吹,甜香阵阵,飘满整个院子。柯镇恶拄着铁杖,率先走到院子中央,对着林越说道:“小兄弟,我先传你‘伏魔杖法’的基础招式。这套杖法是我年轻时从一位云游和尚那里学来的,看似简单,却蕴含着攻防兼备的道理 —— 既能用铁杖格挡敌人的刀斧攻击,又能借着杖身的长度出其不意地反击,很适合近身搏斗。你看好了,我先给你完整演示一遍,你仔细记动作细节,尤其是手腕的转动和腰腹的发力。”

说完,柯镇恶双脚缓缓分开,与肩同宽,膝盖微微弯曲,形成一个沉稳的马步 —— 他的双脚仿佛扎根在青石板上,即便双目失明,也能精准感知周围的空间,每一个动作都透着岁月沉淀的稳健。随后,他手腕轻轻一转,铁杖在手中灵活地转动起来,带着呼呼的风声。时而将铁杖横在身前,与胸口齐平,摆出 “横杖守” 的姿势,铁杖覆盖了从左肩到右腰的范围,手臂微微弯曲,留足缓冲的余地,能挡住正面袭来的攻击;时而将铁杖向前刺出,手臂伸直,铁杖顶端的铜球直指前方,正是 “直杖刺”,刺出时腰腹微微发力,带动手臂向前,速度快如闪电,仿佛能穿透空气;时而将铁杖横扫,从左到右划出一道弧线,力道强劲,“扫杖击” 的风声让周围的桂树叶都簌簌飘落,仿佛能将周围的敌人一并击退,扫完后铁杖迅速回收,再次摆出防御姿势,不留破绽。

林越看得格外仔细,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柯镇恶的动作 —— 他发现,“伏魔杖法” 的 “横杖守” 与墨子剑法的 “兼爱守” 有几分相似,都是通过武器的遮挡形成全方位防护,只是一个用杖、一个用剑,杖法的防御范围更广,剑法的灵活性更高;而 “直杖刺” 的发力方式,则与降龙十八掌的 “亢龙有悔” 类似,都是以腰腹为核心,将力量顺着手臂传递到武器顶端,再瞬间爆发,只不过掌法是用掌心发力,杖法则是借杖身传导,力道更集中。

“现在你来试试。” 柯镇恶停下动作,从墙角拿起一根手腕粗的木杖,递给林越,木杖表面打磨得光滑,入手沉甸甸的,“先用木杖练,熟悉了动作再换铁杖,铁杖比木杖重三倍,贸然用容易伤了手腕。”

林越接过木杖,按照柯镇恶的动作,双脚分开与肩同宽,膝盖微曲,手腕转动,试着将木杖横在身前。起初,他的动作还有些僵硬,木杖转动的速度不均匀,“横杖守” 时左手用力过大,导致木杖偏向左侧,右侧露出了半尺的空隙。柯镇恶在一旁听着木杖挥动的风声,立刻指出问题:“手腕再放松些,不用太用力,木杖要像长在你手上一样灵活,而不是被你‘抓’着;防御时,要注意左右平衡,你刚才左侧用力太猛,右侧就成了破绽,敌人要是从右边用短刀刺过来,你根本挡不住。再试一次,想象木杖是你手臂的延伸,不是额外的负担。”

林越按照柯镇恶的指点调整动作,手腕放松,将木杖重新横在身前,这次左右力道均匀,覆盖了正面的防御范围。随后,他试着练习 “直杖刺”—— 双脚蹬地,腰腹微微收缩,再猛地发力,将力量传递到手臂,木杖向前刺出。起初,他的发力有些脱节,腰腹的力量没有完全传递到手臂,木杖刺出的速度较慢,风声微弱。柯镇恶又指点道:“发力要连贯,从脚到腰,再到手臂,要像水流一样顺畅,不能断节。你试试先蹬脚,感受腰腹的力量涌上来,再顺着手臂‘送’出去,不是‘甩’出去。”

林越反复练习了十几次,渐渐找到了发力的节奏。他蹬脚、收腰、送臂,木杖向前刺出的速度越来越快,风声也越来越响,刺出后还能迅速回收,摆出 “横杖守” 的姿势。柯镇恶听着木杖的风声,满意地点点头:“不错,进步很快!这套杖法的关键在于‘快’和‘准’—— 格挡要快,才能挡住敌人的突然袭击;反击要准,才能击中敌人的要害,比如手腕、膝盖这些关节处,既能制敌,又不会伤人性命。你还要多练习,让动作形成肌肉记忆,这样实战时才不会慌乱。”

接下来,韩小莹走上前来,她将长剑握在手中,剑鞘上的白梅在月光下泛着柔和的光。她对着林越说道:“小兄弟,我传你‘越女剑’的进阶招式。这套剑法源自古代的越女,传说是当年西施的侍女所创,讲究‘轻灵迅捷’,剑招变化多端 —— 既能远距离刺敌,又能在近战中灵活穿梭,很适合与你的剑法互补。你之前练的墨子剑法偏刚劲,讲究以力破敌;越女剑则偏柔韧,讲究以巧取胜,两者结合,能让你的剑招更全面,应对不同敌人时也更灵活。”

韩小莹说着,拔剑出鞘,“唰” 的一声,长剑在月光下泛着冷冽的青光。她双脚轻轻点地,身体腾空而起,像一只轻盈的燕子,在院子中灵活穿梭 —— 这是越女剑的 “飞燕步”,脚步轻盈,落地时几乎听不到声音,裙摆随风飘动,宛如飞燕展翅。时而将长剑向前刺出,剑尖直指前方,身体在空中保持平衡,正是 “飞燕刺”,剑招轻盈却带着凌厉的气感,刺出的位置精准指向 “假想敌” 的胸口;时而将长剑横扫,身体旋转半圈,剑招迅疾如风,留下一道道残影,“迎风扫” 能覆盖周围三尺的范围,可同时应对多个敌人;时而将长剑向上挑起,剑尖朝上,避开 “敌人” 的攻击,同时反击对方的手腕,“腾云挑” 的动作优雅却暗藏杀机,能瞬间挑落敌人手中的武器。每一个动作都轻灵迅捷,仿佛不受重力的束缚,看得林越眼花缭乱。

“越女剑的核心在于‘身法’和‘剑速’,” 韩小莹一边演示,一边讲解,声音随着动作起伏,清晰地传入林越耳中,“你在施展剑招时,要配合‘飞燕步’的移动,让身体像风一样灵活,这样才能避开敌人的攻击,同时寻找反击的机会;另外,剑速要快,快到让敌人看不清你的剑招轨迹,这样才能出其不意。你看我刚才的‘迎风扫’,剑招快到留下残影,敌人就不知道该挡哪里,只能被动防御。”

林越接过韩小莹递来的长剑 —— 这是一柄普通的铁剑,剑身轻薄,重量只有青铜剑的一半,很适合快剑。他按照韩小莹的动作,双脚点地,试着腾空而起。起初,他的 “飞燕步” 还有些笨拙,腾空的高度只有一尺多,落地时脚步不稳,踉跄了一下,差点撞到旁边的桂花树。韩小莹在一旁耐心指导:“双脚点地时要用力均匀,不要只靠一只脚发力,不然会失去平衡;腾空后,要调整身体的重心,让腹部微微内收,肩膀放松,像一片叶子一样轻盈;落地时膝盖要微微弯曲,缓冲冲击力,就像猫落地一样,无声无息。”

林越按照韩小莹的指点,反复练习 “飞燕步”—— 先从简单的跳跃开始,逐渐增加腾空高度和移动距离。练了约莫半个时辰,他终于能轻盈地在院子中穿梭,落地时几乎没有声音,裙摆也只是轻轻晃动。随后,他结合剑招练习 “飞燕刺”—— 双脚点地腾空,同时长剑向前刺出,身体在空中保持平衡,落地时顺势收剑,动作连贯流畅。起初,他的剑招与身法有些脱节,腾空时剑刺慢了半拍;后来,他调整了节奏,在双脚离地的瞬间同时出剑,终于做到了 “人剑合一”,剑招变得又轻又快,剑尖还能带着淡淡的气感。

江南七怪中的其他人也没闲着,在一旁轮流指点林越 —— 朱聪走到林越身边,用扇尖轻轻点了点他的肩膀:“小兄弟,你练剑时只盯着招式,却没注意观察‘敌人’的动作。你看,我要是想从左边攻你,肩膀会先向左沉;想从右边攻你,手肘会先向右抬。你只要盯着这些细节,就能提前反应,比单纯练剑招管用多了。” 说着,他还故意做了几个假动作,让林越练习预判。

韩宝驹则握着马鞭,演示如何在战斗中保持平衡:“无论怎么移动,重心都要在两脚之间,就像骑马时要坐稳马鞍一样。你试试单脚站立,另一只脚轻轻抬起,感受重心的位置,这样实战时就算被敌人推一下,也不容易倒。” 林越按照他的指点练习单脚站立,起初只能坚持几秒钟,练了一会儿后,能稳定站立半盏茶的功夫。

南希仁依旧沉默寡言,却走到林越身边,拉起他的手臂,用手指按压他手腕的 “内关穴”,又按压膝盖的 “足三里穴”,动作轻柔却精准。“受伤时,按这里,止血快。” 他只说了一句话,却清晰地告诉林越穴位的位置和作用,还特意在林越的手臂上轻轻掐了一下,让他感受按压穴位的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