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隔壁系校友来报到(1 / 2)

林小满刚把学校后勤处的绿植租赁合同归档,就被一阵密集的订单提示音吵得头疼——手机屏幕上,线上咨询、租赁续约、上门养护的消息堆成了山,李婷正对着电脑快速回复,手指敲得键盘“噼里啪啦”响,刘宇则在打包区忙得脚不沾地,额头上的汗都浸湿了刘海。

“不行了不行了!”李婷揉着酸痛的手腕,“租赁业务爆单,线上咨询也没停,咱们三个人根本忙不过来,必须招帮手!不然迟早得累垮,连喝口水的功夫都没有!”

刘宇扶了扶眼镜,喘着气说:“我已经在校园校友群和招聘平台都发了信息,想找个对植物感兴趣、细心负责的校友,最好是有一定基础、能快速上手的,负责日常养护、订单打包、简单咨询,还有上门养护的辅助工作。刚才有个隔壁环境科学系的校友联系我,说自己一直关注咱们店,还参与过校园绿植养护项目,现在正在来店里的路上。”

林小满点点头,心里盘算着:招校友比招低年级学弟学妹更靠谱,成熟度高、上手快,而且不用太担心适应问题。但关键是不能暴露自己能听懂植物说话的秘密,所以必须把“听植物需求”转化成可观察、可学习的“植物信号”,教给这位校友,既不暴露核心能力,又能让他真正帮上忙,甚至以后能独当一面。

正说着,花店门“叮铃”一声响,一个穿浅灰色冲锋衣、背着双肩包的男生走了进来,手里拿着份简洁的简历,气质沉稳,没有学生的青涩,笑着打招呼:“请问是林小满校友吗?我是环境科学系的陈阳,研一在读,看到你们的招聘信息,特意过来试试。我之前跟着导师做过校园绿植病虫害调查,平时自己也养了不少花草,算是有基础。”

陈阳身高一米八左右,眼神专注,简历上写着“参与《校园常见绿植养护手册》编制”“独立完成10余种绿植生长习性研究”,还有几张他养护的绿植照片,叶片翠绿、长势旺盛,看得出来是真的懂行,不是心血来潮。

“陈阳校友,你好!”林小满笑着迎上去,伸手和他握了握,“我们现在确实是用人之际,核心工作是日常绿植养护、订单打包、简单咨询回复,还有配合我们做上门养护,偶尔需要处理一些基础的绿植问题,你这边时间和能力上都能匹配吗?”

“完全可以!”陈阳眼睛一亮,“我研一课程不算太满,每周能来4-5天,而且我一直很佩服你们店的理念,‘让每盆花都活下来’,之前老槐树遭白蚁那事我也关注了,能跟着你们实操学习,我特别乐意!”

帆布包里的多肉探出头,上下打量着陈阳,小声嘀咕:“这校友看着挺稳重,不像会毛手毛脚的样子,不过他养的绿植看着比我还壮,会不会抢我‘形象大使’的风头?”

老兰花慢悠悠开口:“人家是做过专业研究的,比你这只会晒太阳的小屁孩强多了。小满,你把‘观察信号’的教学好好设计一下,别露馅,他这么懂行,稍微有点破绽就会被发现。”

林小满清了清嗓子,从抽屉里拿出提前准备好的“植物信号教学手册”,这是她熬夜整理的,把自己“听”到的需求,全部转化成了可视化、可量化的观察指标。“陈阳,我们店的核心竞争力,不是靠运气,也不是靠什么秘方,而是‘通过观察植物信号精准判断需求’,我现在就教你最基础的‘三大核心信号’,你悟性高,应该很快能上手。”

“第一,叶片信号——植物的‘情绪脸’。”林小满指着门口一盆蔫蔫的绿萝,“你看这盆绿萝,叶片整体耷拉、边缘微微发卷,用手轻轻捏一下,叶片偏软,这是‘轻度缺水信号’;再看旁边这盆多肉,叶片化水、底部发黑,甚至有汁液渗出,这是‘浇水过多信号’,严重了会烂根;还有窗台那盆月季,叶片发黄、没有光泽,新叶比老叶更黄,这是‘缺光信号’,它长期放在角落,光照不足。”

陈阳凑近仔细观察,还拿出手机拍照记录,点头道:“我之前做调查时也发现,叶片状态是最直观的指标,但你们分得更细,比如缺水和水多的叶片触感差异,这个很实用。”

林小满心里暗喜,趁他拍照的功夫,指尖快速碰了碰绿萝叶片,听见它小声说:“……渴……快浇水……别等我卷成麻花……”她不动声色地补充:“还有个小技巧,缺水的叶片卷是‘向内卷’,空气干燥导致的卷是‘向外卷’,你看这盆虎皮兰,叶尖焦黑、边缘向外翻,就是‘空气干燥信号’,需要喷水增湿,而不是浇水。”

陈阳立刻对照着看,恍然大悟:“原来还有这区别!我之前只知道叶尖焦黑可能是缺水,没想到还有空气湿度的问题。”

“第二,土壤信号——植物的‘落脚地’。”林小满蹲下来,示意陈阳摸一摸多肉的盆土,“你试试,这盆土表面干燥,往下挖两厘米,土壤松散、没有湿气,这是‘缺水信号’;再摸这盆琴叶榕的盆土,表面湿乎乎的,还黏手,挖下去能看到湿泥,这是‘浇水过多信号’,容易闷根;还有这盆吊兰的盆土,板结得硬邦邦,用手指都戳不动,这是‘土壤透气差信号’,需要松土,不然根系没法呼吸,吸收不到养分。”

陈阳按她说的方法,挨个摸了摸不同盆土,还拿出随身携带的小铲子,小心翼翼地挖了点土观察:“你们用的土是泥炭土+珍珠岩吧?配比大概3:1,透气性确实好,难怪之前听同学说你们家绿植成活率高。”

“没错,土壤是基础,”林小满笑着说,“我们的定制苗都是用这种土培育的,你以后打包或者换盆,都按这个配比来。另外,土壤的颜色也能判断干湿,干燥的土是浅褐色,湿润的是深褐色,一目了然。”

她一边说,一边偷偷用指尖碰了碰板结的吊兰盆土,听见吊兰抱怨:“……土太硬……根都扎不动……想呼吸新鲜空气……”随即补充:“如果土壤板结伴随叶片发黄,大概率是根系已经受影响了,除了松土,还得少量施点有机肥,帮助根系恢复。”

“第三,生长信号——植物的‘成长轨迹’。”林小满指着一盆徒长的多肉,“你看这盆多肉,茎秆细长、叶片稀疏,间隙很大,这是‘徒长信号’,说明光照不足,虽然没蔫,但长势已经出问题了,需要移到阳光充足的地方;再看这盆风信子,只长叶不开花,叶片肥厚但花苞迟迟不冒,这是‘缺肥信号’,需要施点磷钾肥,促进花芽分化;还有这盆网纹草,新叶发黄、生长缓慢,老叶却很健康,这是‘土壤养分耗尽信号’,需要换土,不然会慢慢枯萎。”

陈阳听得格外认真,还拿出笔记本快速记录,时不时提出疑问:“学姐,那如果植物既徒长又叶片发黄,是优先补光还是先施肥?”

“优先补光!”林小满立刻回答,她刚才其实听见一盆“双重问题”的多肉说“……光不够……还饿……但先要晒太阳……”,但还是用观察逻辑解释:“徒长的核心是光照不足,先解决光照问题,让植物长势恢复正常,再补充肥料,不然肥料会让徒长更严重,反而有害。”

教学进行到一半,有个顾客抱着一盆快死的发财树急匆匆跑进来,声音都带着哭腔:“小满校友!你快救救我的发财树!这是我爸送我的开业礼物,养了半年,突然就蔫了,叶子掉了一半,我试过浇水、晒太阳,都没用,再救不活我真的要哭了!”

林小满眼前一亮,这正是让陈阳实操的好机会,她示意陈阳上前:“陈阳,你试试用刚学的‘三大信号’判断一下,这盆发财树的问题在哪?”

陈阳没有丝毫犹豫,快步走上前,先观察叶片——叶片蔫蔫的、边缘发黑,部分叶片已经干枯脱落;再摸土壤——湿乎乎的、黏手,甚至能感觉到轻微的潮气往上冒;最后观察生长状态——枝干发皱、没有新叶萌发,底部还有点发霉的痕迹。

他思考了几秒,肯定地说:“这是‘浇水过多导致的烂根信号’。土壤积水,根系无法呼吸,导致烂根,没法吸收水分和养分,所以即使浇水了,叶片还是会蔫,甚至掉叶。枝干发皱是根系受损的连锁反应,再拖下去,整棵树都会枯萎。”

林小满心里一喜,她刚才听见发财树虚弱地喊“……浇太多水……根烂了……闷死了……想换土……”,陈阳完全通过观察信号精准判断出来了!“判断得太准了!”林小满笑着说,“现在你按手册上的方法,试试实操处理,脱盆剪烂根、消毒、换疏松土壤,我在旁边给你搭把手。”

陈阳兴奋地答应,动作熟练地拿出工具,先小心翼翼地给发财树脱盆,果然看到根系有一半已经发黑腐烂,还带着点霉味。“烂根还不算太严重,还有救!”他松了口气,按照手册上的步骤,用消毒过的剪刀快速剪掉烂根,再把根系放进多菌灵溶液里浸泡消毒,全程动作沉稳,没有丝毫慌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