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弱宋铁血郎 > 第218章 得蜀望陇

第218章 得蜀望陇(2 / 2)

此番北伐,重心不在东面的关中,而在西面的陇右。

秦陇之地,自古便是帝王之资——盛产良马与粮食,民风彪悍,兵源充足。

昔年诸葛武侯北伐,便明言取陇右可“得劲卒、良马,以充军实”,此理千古不易。

此策更蕴含三重深远考量:

其一,在于战略迂回。

忽必烈统治重心远在华北,若从秦陇出兵,可直击其侧翼,威胁长安、洛阳等中枢之地,迫使其分兵防守,从而极大缓解其他战线的压力。

其二,可成“借蒙伐蒙”之势。

秦陇靠近西域,与察合台汗国等敌视忽必烈的蒙古宗王势力遥遥相望。

既能形成东西夹击的默契,又何乐而不为?他忽必烈可以“以汉制汉”,他赵昺为何不能“以蒙制蒙”?

其三,亦是现实所迫。

以蜀地有限的兵力,若强行正面收复中原,无异于以卵击石。

强如诸葛亮,亦因国力悬殊而北伐未竟。采取迂回秦陇的“以攻为守”之策,无疑是更为明智的选择。

更何况,陇西还潜伏着李庭芝早年布下的两万李家兵马。

这步暗棋,正是未来与汪家角逐时,不得不发的先手。

赵昺立于城楼,目光扫过麾下诸将,声如金石坠地,清晰传遍全场:

“令——”

“川军统帅李庭芝,为北伐秦陇中军主帅,率主力三万步卒,五千骑兵,兵出祁山道,西进陇右,直取腹地,不得有误!”

“令——”

“川军副将李恒业,领五千骑兵,佯攻子午谷。沿途多张旗帜,广布声势,做出北出关中之势,吸引汪家注意,为我主力策应!”

“令——”

“长宁军主帅冉安,率麾下五千儿郎,疾进街亭,抢占咽喉之地。据险固守,阻敌西援,断陇右与关中联络。不得贪功冒进,以稳为要!”

赵昺步上前,声如金石,震荡三军:

“朕,亲率一万水师,沿嘉陵水道北上,分三路进军——”

“一路以舟师为主,溯江而上,护持粮道,输运三军辎重,并随时策应两岸战事!”

“一路自水路登岸,西出陈仓故道,收复散关,扼守陇蜀要冲,保障大军侧翼粮道畅通,不容有失!”

“一路东出于午谷,佯动渭水之畔,牵制汪家水师,使其不得西援陇右,为我主力夺陇断其后患!”

他目光如炬,扫视城下万千将士,声音陡然高昂:

“今日,我大军誓师北上,不为他求,只为收复关中故土……那是我华夏血脉所系、失陷百年的家园。”

“收复河山,非朕一人之愿,亦非你我一世之责,而是我辈对祖先、对子孙,义不容辞之使命!”

“朕在此——盼诸军奋勇,待尔等凯旋!”

“——得胜!!”少年官家的声音穿透云霄。

天子御令既出,如雷霆震于九天,城头诸将肃然动容。

李庭芝率先踏出,苍声如铁:“老臣——领命!必出祁山,定陇右!”

李恒业抱拳震甲:“末将得令!子午谷之兵,纵只五千,必叫关中震动!”

冉安凛然抱拳,声沉如山:“长宁军誓死抢占街亭,人在关在!”

一众水师将领齐刷刷抱拳,甲胄铿然:“愿随陛下北上,复我渭水故道!”

旌旗蔽日,战鼓动地。

北伐,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