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绝路(2 / 2)

这些重甲锐士根本无视零星箭矢的威胁,挥舞着战斧和腰刀,凶狠地砍杀着一切撤退不及的元军士卒。

每一步推进,都伴随着元军绝望的惨叫和兵刃砍入骨肉的闷响。

更让高兴心头滴血的是侧翼的骚扰。

大量的汉人兵卒并未挤在狭窄的主山道上,而是发挥出惊人的韧性,直接攀爬翻越山道旁的陡坡林地,从密林中突然杀出,袭击探马赤军的侧翼和后卫,不断迟滞着撤退的速度。

最致命、最令人头痛的,依旧是女将陈吊花麾下的那数千畲兵。

在这片对于元军而言举步维艰的山林中,畲兵简直是如鱼得水,身影飘忽不定。时而从头顶的树冠掷下标枪飞石,时而从侧方的密林射出冷箭,更时常如同鬼魅般切入山道,将元军漫长的队伍切割成数段,制造出更大的混乱和恐慌后才迅速隐去。

“唆都……”一个冰冷的名字和一场惨败的战例闪过高兴的脑海。

讨伐这群畲汉悍匪时,他曾深入研究过元将唆都在闽地兵败的教训,其中最重要的一条,便是在不熟悉的山林地带被敌人切断后路,分割包围。

眼前的局面,与唆都败局何其相似。

但现在不是沮丧的时候,他勒转马头,对着身边蒙古将领们嘶声吼道:“不要恋战!丢弃不必要的辎重!全力向前!务必尽快与完者都大帅汇合!”

眼下唯一的要事,就是将这两万余尚存的探马赤军,与完者都先行撤退的那一万前军尽快汇合,然后退守到山林大营。

只要能与营中留守的五千兵马合兵一处,凭借营垒工事,未必不能稳住阵脚。

自己的小舅子陈嵩虽无能,但营盘坚固,就高安寨那群溃逃畲兵,如何敢下山迎战,不怕被五千探马赤军吃的骨头不剩?!

只要有喘息之机,一切胜负之数,犹未可知。

然而,当他抬头望向那片看似近在咫尺、却始终被林木遮挡看不清具体情形的大营方向时,猛然想到什么,瞬间瞳孔骤缩……一阵山风掠过,吹在他冷汗涔涔的背上,带来刺骨的寒意。

这阵风沿着山脊盘旋而上,也吹拂着山道另一端,完者都紧握刀柄的手。

在那里,时间一点点流逝,阿里海牙派出的哨探,至今未回。

山风吹过林梢,带来的只有沙沙作响的叶片声,以及山下远处隐约传来的厮杀声,更衬得前方营地死寂得可怕。

一旁的阿里海牙见大帅眉头紧锁,脸色阴沉,试图宽慰道:“大帅,这山上除了些溃逃至高安寨的畲兵残部,并无其他威胁。”

“陈千户与那五千精锐,或许是前去清剿、骚扰那些畲兵了,故而营地方才显得如此安静,哨兵估摸着见营中无人,前去高安寨一探虚实,才迟迟未归。”

然而,阿里海牙这番看似合理的推测,却让完者都浑身一僵,一个被他忽略的可怕念头清晰浮现……对方不仅能从围山中悄无声息地奔袭刺桐,更能从刺桐方向突然出现在山脚。

唯一的解释,就是在这连绵群山之中,必然藏着一条元军堪舆图上绝没有的秘径!?

之前太过专注在正面战场的交锋,依赖所谓后方稳定的惯性思维,却完全忘了,那个能用出如此精妙布局的对手,怎么可能只满足于正面击溃?

截断退路,才是致命一击!?

这个猜想未己——答案,以最爆裂的方式轰然呈现。

“砰!砰!砰!砰!”

一阵短促而爆裂的巨响和火药特有的硫磺气息,打破了山林的寂静,骤然从前方的营地两侧炸响。

轰鸣声在山谷间回荡,完者都脸色煞白,他终于明白,自己那不安的预感从何而来。

几乎在火铳声响起的同时,前方死寂的营地霎时间涌出来无数杀气腾腾的畲兵。

与此同时,两侧山坡的密林中,无数密集的箭矢与弹丸如同暴雨般向着拥挤在山道上的探马赤军,倾泻而下。

退路,已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