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天亮(2 / 2)

铁盾一放,其后方一股黑压压的重甲步兵骤然发力,直面闽军的木盾阵,闽军士兵拼死以长矛突刺,勉强阻拦了这波元军前进的步伐。

然而两军短兵相接,比拼的往往是最残酷的刀锋,闽军那简陋的木盾与长矛,在元军精良的铁甲和悍不畏死的冲击下,阵线被压得步步后撤。

就在元军黑甲步兵撕开闽军阵线,奋力前冲的刹那,异变陡生——两侧低矮的屋顶上,蓦地立起无数畲兵身影。

他们张弓便射,但这一次,射下的并非普通箭矢,而是无数点燃的火油箭! 火箭如雨般倾泻而下,钉满狭窄的巷道地面和两侧墙壁。

火焰顺势蔓延开来,形成一道灼热的屏障,不仅阻断了第一波冲锋的黑甲步兵与其后续部队的联系,更将元军的进路彻底搅乱!

“杀!”一声清咤划破喧嚣,陈吊花立于屋脊之上,手中长刀向前一指。

两侧屋顶的畲兵如同猎鹰扑食,跃下屋顶,手持短刃、钩刀,精准地落入混乱的元军阵中,与那些装备精良的黑甲步兵展开了凶险万分的近身搏杀。

与此同时,正面的闽军木盾阵也骤然向两侧散开,露出其后无数眼含血丝、怒吼着的汉人士卒!

这些手持简易兵刃、甚至农具的汉兵,如同决堤的洪流,疯狂地涌上前,毫不犹豫地撞上了元军阵线。

装备精良的元军黑甲步兵被畲兵从侧面和后方缠住,正面又遭遇汉军不要命般的冲击,立马陷入了进退维谷的境地。

顷刻间,狭窄的巷道内,刀剑碰撞声、嘶吼声、惨叫声响成一片,每分每秒都有人倒下,鲜血迅速染红了青石板路面。

赵昺立于中军旗下,远远望着那片已成血肉磨盘的巷道。

空气中弥漫着浓重得化不开的血气,混杂着烟火和死亡的味道,几乎令人窒息。

他看见不断有人倒下,听见不绝于耳的惨叫和兵刃砍入骨肉的闷响,脸色微微发白,下意识地攥紧了缰绳,指节用力至泛白而不自知。

一旁的文天祥,目光始终冷静地掠过纷乱的战场,直到前方厮杀声达到顶峰,并传来一阵不同于步战的、沉闷而极具压迫感的铁蹄震荡声时, 他才骤然开口,声音依旧平稳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旗动。”

尉三郎闻声,猛地挥动那面明黄龙纛,向后有力地一摆!

正与元军步兵绞杀在一起的畲汉兵卒看到信号,毫不恋战,迅速摆脱对手,如潮水般向后退去,露出了巷道中空荡的、遍布尸骸的通道。

几乎就在他们退开的同一瞬间,一发石弹精准地砸进后续纵马冲来的元军铁骑之中,人仰马翻,血肉横飞!

但这股铁骑显然已抱定必死之心,无视惨重的伤亡,踏着同伴和战马的残骸,继续疯狂冲锋!

另一发石弹接踵而至,再次在他们密集的队形中撕开一道血口。

没有退路,唯有拼死冲锋,或许才能杀出一条生路,残余的元军铁骑速度丝毫不减,悍然冲向闽军阵线!

然而,这场悍不畏死的冲锋,却遇上了更加无畏生死、且早已占据地利人和的畲汉兵卒。

巷道狭窄,铁骑冲锋的威力大打折扣;人数劣势,使得每一次冲击都如同撞上一堵不断收缩的铁壁。

刀枪并举,血肉相搏。

天色终于彻底亮了起来,熹微的晨光驱散了最后一缕夜色,却照不透刺桐巷中弥漫的硝烟与血气。

经过一夜惨烈的厮杀,喧嚣的战场渐渐沉寂。

元军左右翼大军发起的这场决死突围,终因人数劣势,注定了失败的结局。

巷道之中,人马的尸骸相互枕藉,断裂的兵器和破损的旗帜散落一地,唯有几缕黑烟仍在哀哀上升。

在遍野的狼藉之中,只剩下一小簇人马依旧孤立。

那是迟迟未动的蒲寿庚,以及他身边最后的一众蒲家亲卫骑兵。

他们如同狂潮退去后露出的黑色礁石,被无数畲汉联军士兵层层围在城防营门口,刀枪和弓弩构成了一个冰冷的死亡之环。

晨光落在蒲寿庚的铁甲上,反射出冰冷的光泽,却照不亮他眼中深沉的晦暗。

他环视四周,看着那些曾经骁勇的部下如今或倒毙或投降,看着那些一步步紧逼过来的、眼神决绝的畲汉大军。

刺桐城的天,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