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少年匠户(2 / 2)

他目光在文天祥腰间玉带上一顿,又瞥见赵昺等人的装束,且身后跟随着一些色目武士。

只当是北地汉人世侯家的贵人,老者连忙语气顿时恭敬三分:“诸位老爷要打制农器?小老儿给您取样册......”

“且慢。”赵昺忽然指向那少年,“这位小兄弟的锤法,倒是别致。”

那少年闻言转身,汗水顺着肌肉虬结的脊背滚落。

他掂了掂手中铁锤,咧嘴一笑:“小白脸,要不要试试?”锤头在掌心轻巧地转了个圈,带起沉闷的风声。

也儿吉尼勃然变色,一个箭步上前:“放肆!”他伸手就要夺锤,却被少年侧身让过。

只见这党项武士双手握柄,额角青筋暴起,那铁锤却像生了根似的纹丝不动。

最终他暴喝一声勉强提起,挥舞两下便踉跄放下,喘着粗气道:“至、至少三百斤!”

文天祥作为军中统帅出身,立马眼眸微缩——这重量,已超寻常战锤三倍有余。

“好一个天生神力。”赵昺抚掌赞叹,忽然话锋一转,“可惜......”

“可惜什么?”少年猛地瞪眼。

“可惜这般膂力,却要困在匠籍之中。”赵昺轻叹,“听闻徐家匠户月俸不过三贯,还要孝敬监工......”

“放屁!”少年一把攥住铁锤,“徐家那群软骨头……”

“三郎!\"老者厉喝打断,转身赔笑,“童言无忌,老爷们别见怪......”

赵昺却突然逼近一步,声音压得极低:“可惜锤头淬火差了半分。”

少年动作一滞,转头瞪向这个锦衣公子:“你懂淬火?”

赵昺不答,指尖掠过架上镰刀:“北地寒泉含硝,本该用文火慢淬。”

突然\"铮\"地弹指,镰刃应声而断,“这般急火快淬,对付庄稼尚可,若遇铁甲......”

老者脸色骤变,暗生警惕看着赵昺一行人。

少年却眼睛发亮:“你怎知俺们用的是悬瓮山寒泉?”

“小郎君这手老茧……”赵昺指着少年手腕,话锋一转道:“是常年握锤的痕迹。”

他掌心一翻,露出三枚铜钱抛向了少年虎口,“若能用锤尖挑起,这袋银钱就是订金。”

少年一把抓过铜钱,一脸嗤笑:“当俺是三岁孩童?”话音未落,锤头已如鹞子翻身,\"当\"地一声将铜钱震上半空。

“好身手!”赵昺袖中突然滑出把匕首,“听说大同云中马场(元初军事牧场)急缺好铁匠。”

他漫不经心地把玩匕首,“月俸十贯,打造的都是......”刀尖在掌心划出个\"弓\"字。

老者突然剧烈咳嗽起来。

少年却盯着梁柱上的铜钱,喉结滚动:“十贯?蒙谁呢!去年太原府招铁匠,月俸才......”

“那是给徐家的价。”赵昺突然压低声音,“草原上的贵人,最欣赏有骨气的汉子。”

说着瞥向墙角——那里堆着几把形制古怪的弯刀胚。

少年呼吸陡然粗重。

老者慌忙插话:“客官要打农具是吧?小老儿新制的犁头......”

“不急。”赵昺将钱袋放在砧台上,眼见少年拳头攥紧,他话锋一转:“听闻梁都元帅近日在招亲卫?”

老者如蒙大赦,试探道:“对对对!要求身长五尺八寸以上,能开三石弓......老爷们可是从梁府而来?”

“俺不去!”少年却是立马踹翻铁砧,“给鞑子当看门狗,不如……”

“三郎,你给俺住嘴!!”老者一把呵斥道,阻止不知天高地厚的少年郎继续开口。

“明日辰时。”赵昺将一袋银钱拍在\"官价\"标牌旁,“吾等要订制......特殊农具。”

走出工坊时,夕阳将众人的影子拉得老长。

也儿吉尼低声问:“公子,那小子可靠吗?”

赵昺大笑出门时,听见身后少年压低嗓音问:“爹,云中马场......真能给十贯?”

秋风卷着枯叶掠过巷口。

文天祥捻须微笑:“好一招请君入瓮。”

“无妨。”赵昺望向悬瓮山巅的梁家堡,“孝子岂会眼睁睁看老父充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