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风声(2 / 2)

“当然是,那位平章大人的心房处!”赵昺端起茶杯,嘴角勾起一丝冰冷的讥讽。

“那点市井间的流言,不过是天边飘来的一阵细雨,润物细无声。”

“阿合马此人,能爬至今日高位,其洞察时局、审时度势之能岂是等闲?岂会因一介无足轻重的色目商人几句闲言碎语,就轻易下决断?”

陈宜中专注地听着,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温热的杯沿,公子不会无的放矢,静待下文便是。

赵昺的目光,掠向揽月阁雅间敞开的轩窗,定格在远处那片依稀可见的宫阙群落上。

他语气变得冷峻而清晰:“这位私底下以相爷自居的色目权臣,野心勃勃,视汉臣为眼中钉,他自然会站在释放的对立面。”

“然,阿合马在元廷真正的对手,从来就不是汉法派那群手无实权的文臣!”

“其人真正的心头隐患,是伯颜!是玉昔帖木儿!是那些手握重兵、根深蒂固、坚定站在真金太子身后的蒙古权臣勋贵!”

“他那平章政事的从一品之位,离真正的左右丞相之位,真正隔着天堑!要挤掉上面那两位,谈何容易?”

赵昺目光锐利,好似一把穿透人心的刀。

“阿合马有才不假,理财聚敛确是一把好手,然此人性自恃甚高,平日行事作风跋扈,早已可见一斑。”

陈宜中眼神一亮,捕捉到关键:“公子的意思,利用流言和即将到来的张珪奏本风波,加重阿合马对忽必烈释放文山公的猜测之心?”

“正是!”赵昺,目光从窗边拉回,嘴角勾起一丝冷冽的弧度。

“当阿合马认为按照常理,反而显得他心胸狭隘、惧怕贤才时!”

“何不化敌为用,一同面对他在元廷最大的敌手。上次劝降无功而返,对他而言,不过是举手之劳,毫无损失。但若……有机会再试一次呢?”

“阿合马那份不甘人后、自视甚高的心性,便会驱使其选择一条出人意料的路。”

他直视陈宜中,一字一句道:“忽必烈要的是什么?是用汉法、行汉制以治天下,却又不能让汉人势力彻底压过蒙古勋贵!他当初力排众议推行汉法,甚至不惜引发草原和林诸王的不满与叛乱,为的是什么?是这广袤的汉地江山,终究需要用汉人的法子来治理才最稳妥!”

“所以。”赵昺的结论如同冰冷的刀锋,

“一个合格的、能被忽必烈真正视为宰相的人选,绝不能是只知搜刮聚敛、与汉臣势同水火的酷吏!”

“其必须展现出容人之量,必须懂得在必要的时候怀柔,必须能平衡蒙古、色目、汉人各方势力!这,才是忽必烈对宰辅重臣最深层的期望!”

“阿合马若想再进一步,就必须向忽必烈证明,他不仅仅是个会理财的能臣,更是一个懂得大局、懂得包容、懂得以汉法治汉人、甚至能化敌为友的贤相之才!”

陈宜中看着公子,他历经南宋四朝风雨,深谙朝野党争的倾轧,对公子步步为营的落子,心中唯有叹服。

这已非寻常计策,而是洞悉人性最深处的恐惧与欲望,借力打力,此乃操控乾坤的宰执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