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莹雪和子荔来到田埂边,看着那随风摇曳的庄稼,心里非常高兴,子荔穿着一件深黑色长袍,眼中透着沉稳和睿智。
他站在田埂边,仔细地观察着这些庄稼的成熟度,用手轻轻抚摸着谷穗,心里暗暗估算着粮食产量。
突然,他惊奇地发现,跟前的一片粟黍与其它地方的不同,这一片粟黍的穗子长的特别大,每个穗子都长得非常饱满,就像一串串晶莹的珍珠。
而且,这些粟黍的茎秆长得非常粗壮,叶子也比较宽,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格外生机勃勃。子荔蹲下身来,仔细观察着、思索着,试图找到其中的答案。
这时,姬莹雪轻轻走过来,她俯下身来,凑到子荔跟前,关切地问道:“夫君,怎么了?”
子荔指着那片特别的粟黍说道:“你看一下这些粟黍与其它粟黍有什么不同?”
姬莹雪仔细地观察了一番,说道:“这些粟黍穗大、结果多。”
子荔接着说:“还有就是长的粗壮,叶子比较宽,但为什么会是这样呢?”
姬莹雪听了子荔的话,突然眼睛一亮,对子荔说:“一个多月前,臣妾带小贲和蛛蛛来此玩耍,将野草与粟黍进行人工授粉,这些粟黍的品质可能因此发生改变。”
子荔听了,兴奋地拍着姬莹雪的肩头说:“小雪,这次你可立大功了。”
“立大功?”姬莹雪有些疑惑地问道。
“是啊,”子荔耐心地解释道:“你这是培育了一个新品种啊。你想想,如果将这些粮食作为种子,明年进行播种,三年后,这些粮食就能有效解决百姓的温饱,这可是为西羌百姓造福的大好事啊。”
姬莹雪听了子荔的解释,眼中也闪烁着兴奋的光芒道:“但愿如夫君所说。”顿了顿,她又问道:“哪有好的品种,要想粮食增产,是不是还要要其它的配套措施?”
子荔想了一下说:“不错,庄稼收获前,要将那些颗粒饱满、产量高的种子,进行单独保存,用于下一季种植。另外,还要在耕作技术、土壤肥力和桔槔灌溉等方面下功夫。在耕作技术上,要合理地进行深耕、细作,让土壤更加疏松,有利于种子的发芽和根系的生长。在土壤肥力方面,要根据不同的土壤情况,施加合适的肥料,保证庄稼有充足的养分。桔槔灌溉也是非常重要的,要合理地安排灌溉时间和水量,并且还要除草等等,通过连续多代选育,逐渐稳定和强化优良性状,才能培育出好的新品种。如果你有这方面的兴趣,不妨多做一些探索。”
姬莹雪有些无奈地说:“臣妾还要照顾四个孩子,没有太多的时间和精力,不过臣妾会尽力而为。”
从那以后,姬莹雪虽然操持家务、照顾孩子,但只要有时间,她就会来到田间,仔细观察庄稼的生长情况,按照子荔所说的方法,精心地选取优良的种子,进行人工授粉,不断进行品种的选育和培育。
她还试验了一些新型耕作方法——土田陪敦,就是在一块块方形的田地里开挖沟渠,修筑田间道路和水渠,在方田周围取土修筑埂坝和绕田沟渠合成的道路与灌溉系统,极大的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
经过几年努力和试验,姬莹雪慧心独具,终于成功培育出一种新型粮食作物——稷麦。
稷麦的植株高大而粗壮,叶子宽厚而翠绿,每一个穗子上都密密麻麻地结满麦粒,麦粒饱满而圆润,散发着诱人的光泽。
这种稷麦不仅耐寒,而且产量高,一亩地的产量比普通的粮食作物要高出很多,非常适合在湟源一带播种。
稷麦的诞生,给西百姓带来了希望,部族百姓再也不用担心温饱问题,人人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