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郢接着说:“干将的儿子赤听到后立刻逃亡,他躲入深山之中痛哭流涕,这事恰巧被一个侠客听到,侠客就问他:‘你年纪轻轻的,为什么哭得如此悲伤?’”
子荔模仿着赤的语气说道:“我是干将、莫邪的儿子,我父为楚王铸剑,他恩将仇报,杀死我的父亲,我想报这杀父之仇,怎奈楚王四处缉拿,我大仇未报,因此啼哭。”
吕郢笑着点点头:“没错,就是这样。然后侠客说:‘听说吴王悬赏千金购买你的人头,只要你肯将自己的头颅和雄剑拿来,我来替你杀楚王报仇。’赤说:‘这样就太好了!’说罢拔出干将自刎,然后两手捧着自己的头颅和干将献给侠客,而尸体却僵直地站立着死而不倒。侠客说:‘你放心去吧,我不会辜负你的。’尸体这才砰的一声倒下。”
“师父,又好了。”子荔看到刀胚在火炉里烧得差不多了,小小提醒道。
吕郢急忙取出刀胚,放在铁砧上,指引子荔作进一步仔细锻打:“来,这次要更精细些,注意每一下的力度。”
子荔全神贯注地挥动大锤,经过这次的精锻细打和渐火后,一把四尺多长、通体乌黑、刀刃发出幽幽蓝光的大刀就锻造好了。
吕郢看着锻造好的大刀,满意地点点头,然后不着急地将长刀埋于火炉下的余灰之中,对小小说:“先不要添炭鼓风,休息一会。”
子荔放下大锤,活动了一下酸痛的手臂,走到吕郢身边坐下。吕郢又接着讲道:“侠客提着赤的脑袋去见楚王,楚王非常高兴,但仔细一看,赤的双眼圆瞪,心中非常害怕,侠客说:‘这是勇士的头,只有用大锅煮,才能将他的眼睛煮烂。’楚王照着他说的去做。但是煮了三天三夜也煮不烂,头不但不腐还跳出汤锅,瞪大眼睛怒目而视,睚眦尽裂,楚王越发感到惊恐。”
子荔也惊讶地张大了嘴巴:“啊,那后来呢?”
吕郢继续说道:“这时侠客说:‘这孩子的头煮不烂,是因为他没有感受到大王的神威,请大王亲自到锅边盯着他的眼睛看,就一定能将它煮烂。’楚王立刻走上前去,目不转睛的盯着那颗头颅,侠客瞅准时机,用干将剑一下砍去楚王的头颅,楚王的脑袋掉进锅里;侠客明知道自己也难逃一死,于是左手提着自己的头发,右手一剑砍掉自己的头颅,也一下掉进锅内。三颗头颅在锅里起伏,不一会就都煮烂了。等到卫士将三颗头颅捞出来,由于皮肤和头发都已脱落无法分辨,于是大臣们商量就把这三颗头颅葬在了一起,被后人称为‘三王墓’。”
子荔听到这么曲折离奇的故事,一面扼腕叹息,一面又心生好奇:“此事真的还是假的?”
吕郢答道:“这件事才过去几百年,据说三王墓现在汝南郡北宜春县界内,估计有虚构的成分,但干将莫邪铸剑的传说,象征着无私的爱和坚定的信念,至今仍被人们广为传颂。”
子荔又问道:“后来这两把宝剑到哪里去了?”
吕郢摇摇头说:“这就说不上了,自从吴国被越国所灭,越国又被楚国所灭,这两把名剑就不知所踪了,有人说那把莫邪剑是周武王的随葬品,至今仍存于周武王墓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