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正双手抱臂,眉头微微皱起,半信半疑地问道:“你是如何做到的?难道你有什么魔法不成?”
子荔憨厚地笑了笑,连忙说道:“里正大人看,”说着便把里正拉到木犁跟前,指着犁铧上面立起的挡泥板,认真地解释道,“就是这个东西做到的,不过这是树杈做的,如果是块木板或铁板就更好了。里正大人若嫌犁得慢,我们就恢复成昨天的样子,您的地就犁得快了。”
里正摸着下巴,眼睛紧紧盯着那挡泥板,思考了好一会儿,突然又提出了新的问题:“这样地犁得是好,可是这样一来怎么播种?总不能把种子撒在平地上就不管了吧?”
子荔听了,原本轻松的神情一下子变得凝重起来,他挠了挠头,皱着眉头苦苦思索了好一会儿,才缓缓开口说:“有两个方法可以解决,一种方法是播种时,前面的人用工具在土壤上划出沟渠,后面的人一面播种一面用两只脚交替覆土。另一种方法是大面积撒播,然后用钉耙之类的农具将土壤再浅浅地翻一遍,不过我觉得还是第一种方法较好。这种犁地方法能使所有的土壤都翻一遍,土壤较虚,便于庄稼生长,能大幅提高庄稼的产量。”
里正听了子荔的话,眼睛里闪过一丝亮光,他二话不说大步走到田边,蹲下身子,将昨天和今天犁的地仔细地比较起来,他抓起一把土,捏了捏,感受着土壤的松软程度,脑子里飞速地盘算着。
过了一会儿,他突然站起身来,兴奋地一拳捣在子荔胸膛上,笑着说:“小子,你行啊,昨天才学犁地,今天就想出这么好的主意,既然有解决的办法,后面再犁就照现在的样子,回去我让他们给你做块木板。”
子荔眼睛一亮,兴奋地说:“我们可以作个对比。”
“怎样对比?”里正好奇地问道,眼神中充满了期待。
“就是播种时,在两种犁过的地上同时播种,到秋天看哪块地收的庄稼多,今后就按哪种方法犁地,这样也能让您更清楚哪种方法更好。”子荔耐心地解释道。
里正点了点头,望着这几个奴隶,语重心长地说:“今后你们干活就要像子荔这样多动脑筋。好了,赶紧吃饭吧,吃饱了才有力气干活。”
吃过晌饭,他们在田边的树荫下休息了一会。午后的阳光像个大火球,炽热地照在身上,火辣辣的疼,但他们没有时间抱怨,休息好了就继续犁地。
经过里正刚才这么一闹,附近地块上的农户本想看一出好戏,没想到里正不仅没发火,还喜笑颜开地回去了,他们感到非常好奇,等里正走远后,他们纷纷走过来,围着子荔他们犁的地仔细观察。
一个年纪稍大的农户,眼睛睁得大大的,惊讶地说:“你真行啊,犁的地又平又直,你是如何做到的?赶紧教教我们,我们祖祖辈辈都没见过这么好的犁地方法。”
子荔也不多言,笑着指着木犁让他们仔细观察,农户们弯下腰,眼睛紧紧盯着木犁,有的还伸手摸了摸挡泥板。
过了一会,这些人恍然大悟,纷纷露出敬佩的神情,他们有的点头称赞,有的竖起大拇指,然后纷纷将学到的方法用到实战上。
一天紧张而又忙碌的时光悄然流逝,当夕阳西下,天边的晚霞如同一幅绚丽的画卷,红的、橙的、紫的,相互交织在一起。鸟雀在枝头叽叽喳喳地叫着,归巢的它们似乎也在诉说着一天的疲惫。子荔和其他奴隶们拖着疲惫的身躯,一步一步地踏上了回家的路。
回到里正家,吃过简单的晚饭后,里正安排子荔与几个奴隶同居一室,睡通铺。那通铺又硬又窄,还散发着一股难闻的气味,但子荔也没太多计较,毕竟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啊。他默默地躺在铺上,望着屋顶,心中想着今天的成果,嘴角露出了一丝微笑。